1.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在于:
A.確保國家各項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B.維護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
C.依法打擊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的敵對分子,維護社會穩定
D.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不包括:
A.人事任免權 B.法律監督權 C.立法權 D.司法權
3.經濟基礎是一定社會中:
A.生產力是系統各要素的總和 B.生產力是和生產關系的總和
C.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D.占統治地位的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
4.當今世界的主題是:
A.和平與發展 B.戰爭和和平 C.經濟一體化 D.反對霸權主義
5.世界貿易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是:
A總理事會 B專門委員會 C部長級會議 D總干事領導的秘書處
6.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對下列哪種犯罪負刑事責任:
A.故意傷害致人重傷 B.失火罪 C.窩藏、包庇罪 D.綁架罪
7.劉某和王某結婚3年,因感情不和決定離婚,下列不屬于雙方共同財產的是:
A.劉某繼承其父親的遺產10萬元B.劉某3年來的工資所得15萬元
C.王某的國家發明專利轉讓費8萬元D.由王某出資并經營的商店營業所得3萬元
8.下列對單位犯罪的處罰中,不符合我國《刑法》規定的是:
A.對單位判處罰金
B.對單位法定代表人判刑 C.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判刑 D.對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刑
9.我國的下列機關中,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是:
A.溫州市人民代表大會 B.湖北省人大常委會
C.湖南省人民政府財政廳 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
10.《荷塘月色》的作者是:
A.郁達夫 B.朱自清 C.魯迅 D.郭沫若
參考答案解析
1.D【解析】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
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個人意志而改變。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故選D。
2.D【解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利機關,它的職權包括了人事任免權、法律監督權和立法權。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國家權利機關有立法權,國家行政機關有行政權,
國家審判機關和國家檢查機關有司法權,因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不包括司法權。故選D。
3.C【解析】經濟基礎是同物質生產力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它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與“上層建筑”相對。是社會結構兩個基本層
次之一、社會生活兩個基本領域之一。故選C。
4.A【解析】1985 年鄧小平在北京會見由日本商工訪華團,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
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鄧小平文選》第3 卷。故選A。
5.C【解析】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 年1 月1 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 年1 月1
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部長級會議是世貿組織的最高決策權力機構,一般兩年舉行一次
會議,討論和決定涉及世貿組織職能的所有重要問題,并采取行動。故選C,
6.A【解析】我國《刑法》第17 條第2 款明文規定:“已滿14 周歲不滿16 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應當負刑事責任。”如果實施的是八種犯罪以外的行為,不成立犯罪,也不負刑事責任。故選A。
7.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
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的除外;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A 項不屬于
夫妻的共同財產。故選A。
8.B【解析】我國《刑法》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故選B。
9.B【解析】地方性法規,即地方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的,其效力不能及于全國,而只能在地方區域內發生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在當代中國,地方性法規是一種數量最大
的法律淵源,包括一般地方性法規與特殊地方性法規。根據《憲法》規定,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
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A、C、D 三項都無權制定地方性法規。故選B。
10.B【解析】《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的優秀散文。寫于1927 年7 月,那時朱自清在清華大學教書,住在清華大學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
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之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活寫照。故選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