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我國憲法的歷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參考答案解析 1.A.【解析】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帝被囚禁于瀛臺,而頒布于1908年的《欽定憲法大綱》是以慈禧太后的名義所頒布。B、C、D三項皆正確,故選A。 2.ACD.【解析】根據《公務員法》第68、69條規定,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質特殊,需要變通執行任職回避的,由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公務員擔任鄉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的,應當實施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可知,只有B項沒有違反回避制度。 3.C.【解析】馬克思說:“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表明,在意識、觀念的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哲學首先堅持的是能動反映論的觀點。這種反映論認為,意識客觀世界的反映不是一種“反射”現象,而是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不是一般意思上的反映,而是一種主體的、能動的、高級的、社會性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反映,也不是盲目直觀的摹寫,而是積極能動的反映。簡言之,就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故選C。 4.A.【解析】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辦法是統籌兼顧。故選A。 5.D.【解析】鄧小平理論指出,社會主義之所以高于和優于資本主義,最終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要比資本主義成長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故選D。 6.C.【解析】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貨幣的職能有五種,分別是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職能。選項中只有C正確。 7.C.【解析】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指出,逐步扭轉城鄉、區域成長差距擴大的趨勢,使收入分配更加合理的目標,就抓住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最關鍵和最基礎的環節。故選C。 8.BCD.【解析】英國作家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夏洛克、法國作家莫里哀在《慳吝人》中塑造的阿巴貢、俄國作家果戈里在《死魂靈》里塑造的潑留希金和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在《守財奴》中塑造的葛朗臺是西方文學史中最著名的四大吝嗇鬼形象。 9.ACD.【解析】國務院確定的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包括: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業、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資訊、物流共十種產業。 10.AB.【解析】經濟全球化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