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孫中山建立的興中會的綱領是( )。
A.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
B. 養成尚武精神,實行民族主義
C.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D. 民族、民生、民權
2、區分新舊民主革命的主要標志是( )。 ,
A. 革命綱領不同
B. 革命路線不同
C. 革命領導權不同
D. 革命的指導思想不同
3、下列對應不正確的是( )。
A. 《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土地革命時期
B. 《新民主主義論》--抗日戰爭時期
C. 《論人民民主專政》--解放戰爭時期
D. 毛澤東思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先導
4、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國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是( )。
A. 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B.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C. 進行思想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
D.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
5、黨的基本路線的中心內容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兩個基本點是指( )。
A. 改革和開放
B. 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
C. 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D. 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ikeluosi.com/> 解析 題目或解析有誤,我要糾錯。
1.這是一道涉及歷史的題目,對中國歷史有一定知識的人可以首先排除掉B、D兩項。孫中山等成立興中會的目的,是為了宣揚資產階級理想,不會以“尚武”和民族主義為綱領,而選項D是中華民國成立后提出的。實際具有迷惑性的是選項A和C,兩者比較相近,這就需要運用比較法。興中會是第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組織,因此還沒有制定好最終目標,也沒有經過斗爭,不會發現土地對于中國的重要性,因此選項C中的“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在當時還不可能提出。所以,此題的正確選項是A。
2.舊民主主義革命是指1840一1919年中國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是資產階級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區別新舊民主主義革命性質的根本標志是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故選C。
3.A項對應國民革命時期,而不是土地革命時期。
4.本題考查對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有關理論問題的理解與掌握。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階級斗爭已基本結束,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大量表現為人民內部矛盾?因此,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提出,要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我國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故選B。
5.一個中心是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是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