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政治思想,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 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學說
B.伏爾泰最早提出社會契約論的思想
C.柏拉圖主張建立哲學王統治的國家
2.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讓百姓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要讓百姓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體現了( )。
①社會主義的本質 ②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③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 ④效率優先的原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14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經濟協作。下列有關“京津冀一體化”的表述,正確的有( )。
A.目前,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已經實現
B.“京津冀一體化”由京津唐工業基地的概念發展而來,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
C.2014年8月北京、天津兩市簽署了《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推進實施重點工作協議》
D.2014年8月北京市和河北省簽署了兩省市《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框架協議》、《共建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協議》等七項協議
4.“拔苗助長”事與愿違,“皰丁解牛”事半功倍,這兩則寓言故事的不同結果反映的同一哲理是( )。
A.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反映
B.人類有認識和利用規律的主觀能動性
C.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D.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
5.某資本家投入資本100萬元,用于購買生產要素(生產資料80萬元,勞動力20萬元),經過生產過程生產出的商品價值為130萬元,其剩余價值率為( )。
A.130%
B.150%
C.200%
D.180%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ikeluosi.com/)解析 題目或解析有誤,我要糾錯。
1.答案: B
解析: 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于1762年寫成的一本書《社會契約論》中最早提出并介紹了其社會契約論思想,其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及兩國的憲法均體現了《社會契約論》的民主思想,非伏爾泰最早提出。
2.答案: A
解析: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而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讓百姓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體現了上述兩點,而跟價值規律和效率優先無關。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BCD
解析: 海關總署日前出臺《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方案》,但還沒有“已經實現”故A錯誤;京津冀一體化由京津唐工業基地的概念發展而來,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個地級市的80多個縣(市);京津兩市于2014年8月6日在京簽署《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推進實施重點工作協議》;王安順、張慶偉代表雙方簽署了兩省市《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框架協議》等七項協議。故本題答案為BCD選項。
4.答案: C
解析:
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的原理包括:(1)尊重客觀規律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2)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應用這一原理,說明人類各項成功的活動都是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合。所以本題選C
5.答案: B
解析:
剩余價值率是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剩余價值是由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時間創造出來的。在資本家的全部預付資本中,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的不變資本的價值,在生產過程中被轉移到產品中去,并沒有發生價值量的變化;而用于購買勞動力的可變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則實現了價值增殖,即帶來剩余價值。本題中,生產資料80萬元屬于不變資本,勞動力20萬元為可變資本,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剩余價值為(130-100)萬元,即30萬元。故本題的剩余價值率為30萬/20萬=150%,故正確答案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