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題面前,是迎難而上,還是繞著走,直接反映一個干部的精神風貌,也折射出這名干部對待工作的態度和責任心,在解放思想中破解難題存在風險,甚至受到別人的責難。我們應該堅持的正確態度是()。
A.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去做
B.上級領導沒有點頭的,不便去做
C.為避免頭腦發熱,凡事都得找出處
D.沖破習慣和傳統思維的束縛,敢想也敢做
2.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總的要求是( )。
A.深化改革、推進開放、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B.民主法治、統籌兼顧、穩定政策、關注民生、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C.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D.深化改革、公平正義、統籌兼顧、關注民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處于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的是( )
A.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B.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
C.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D.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4.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如何解決( )的關系問題一直是鄧小平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
A.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B.計劃與市場
C.宏觀調控與微觀調控
D. 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
5.2008年12月27日~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會議指出2009年農業工作要把( )作為首要任務。
A.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B.深化農村改革,增添發展活力
C.加強農村科技力量,加強創新能力
D.穩定農業生產,保證增產增收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ikeluosi.com/)解析 題目或解析有誤,我要糾錯。
1.答案: D
解析:問題面前,是迎難而上,還是繞著走,直接反映著干部的精神風貌,也折射出對待工作的態度和責任心。在解放思想中破解難題,的確存在風險,但只要凡事出于公心,不是頭腦發熱、盲目蠻干,而是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實踐,探索創新,即便一時遭受挫折,組織也會寬容,群眾也會理解。在解放思想中不斷創新,就必須破除“凡事都要找出處”的本本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力,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C
解析: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決定》把“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明確地提了出來,為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指明了方向。故正確答案為C。
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3.答案: A
解析: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區發展力度;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強和完善跨區域合作機制;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更好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在改革開放中先行先試的重要作用;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
4.答案: B
解析:在改革中如何解決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也是鄧小平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鄧小平早在1982年就指出:“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問題如何解決?解決得好,對經濟的發展就很有利,解決不好,就會糟?!笔聦嵶C明,市場機制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優勢。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A
解析: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于12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是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故正確答案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