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練習題(56)
http://www.ikeluosi.com 2016-12-19 來源:浙江公務員考試網
1.宋玉在形容他的鄰人東家之子時說,這個女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東家之子的美貌反映了( )的辯證關系。
A.質量與數量
B.運動與靜止
C.時間與空間
D.肯定與否定
2.下列關于我國文化戰略的發展,按時問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
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②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黨同志要深刻認識文
化建設的戰略意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繁榮
③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就是要著力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動社會主
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
3.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動力是( )。
A.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
B.合理利用社會資源,避免資源浪費
C.節約使用資源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D.節能、節水、節林、節地、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
4.航空界有個關于飛行安全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隱患。“海恩法則”啟示我們( )。
A.規律是客觀的,我們要善于發現和利用規律
B.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觀的
D.只要注意防范,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5.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集中全黨智慧,提出了( )。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B.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
C.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D.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下面是參考答案與解析。如果你認為題目或解析有誤,可點這里給我們糾錯。】
1.答案: A
解析:
質量互變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當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質變。當我們希望保持事物性質穩定時,這就要求我們把量變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即增之一分、減之一分、著粉、施朱都會發生“質”的變化,反映的是質量與數量的關系。因此,本題選擇A選項。
2.答案: D
解析: ①出自黨的十七大報告,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文化軟實力”的概念;②出自黨的十六大報告,十六大提出了“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③出自十八大報告;④出自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從完整意義上制定了“文化強國戰略”。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為②①④③,故選D。
3.答案: A
解析:
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總的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以節約使用資源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推動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種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節約資源,加快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建立節約型的生產模式、消費模式和城市建設模式,務求建設節約型社會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和明顯成效。因此本題選擇A項。
4.答案: B
解析:
“海恩法則”說明了量變與質變的關系,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D
解析: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十三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十六大提出的。十七大《黨章》指出:“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集中全黨智慧,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D項正確。
更多習題練習:2017年公務員考試實戰題庫。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