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選項中,屬于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的是( )。
A.環境保護
B.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C.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D.廉政文化
2.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是( )。
A.社會主義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經濟
C.集體所有制經濟
D.非公有制經濟
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說法錯誤的是( )。
A.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1年翻一番
B.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C.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
D.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4.關于十八大報告,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
B.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C.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D.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5.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市“三農”工作取得的成就的是( )。
A.城鄉社會管理實現了無縫對接
B.建立了以中心城——新城——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為節點的城鄉體系
C.實現了農業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
D.農村發生了由表及里的變化
【下面是參考答案與解析。如果你認為題目或解析有誤,可點這里給我們糾錯?!?nbsp;
1.答案: B
解析:
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的是“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所以正確答案為B項。
2.答案: A
解析:
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特征之一,正是由于其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它是實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主要力量。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的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認清和把握社會主義的本質。沒有公有制,社會主義的本質就無法實現,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現就無從談起。首先,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其次,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所有制經濟。第三,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A
解析: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在經濟方面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所以A項錯誤,D項正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B、C兩項正確。故本題選擇A。
4.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時政常識。
A項: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B項: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而根本任務則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所以題目表述有誤。
C項: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D項: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是B選項。
5.答案: CD
解析:
“十一五”期間,北京市“三農”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從發展變化的角度來看,主要是在四個方面發生了變化:一是農業發生了功能性變化,二是農村發生了由表及里的變化,三是農民發生了觀念性變化,四是體制發生了融合性變化。其中,在生態方面,循環農業促進了農業生態環境的提升。五年來,北京大力開發農業的生態功能,通過多種方式實現了農業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故正確答案為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