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蟻族”是指受過高等教育,卻從事著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廣告營銷、餐飲服務等臨時性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們,他們主要居住在城鄉接合部或近郊農村,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月均收入低于2000元,年齡集中在22歲至29歲之間。簡而言之,就是“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蟻族”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如何合理安置好“蟻族”,讓他們更好地生活,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大城市,該走還是該留?
試題預測:你如何看待蟻族現象?
思路分析:
此題屬于就現象談看法類題目,京佳老師借助此題將給同學們詳細解讀現象看法類題目的分析思路和具體答法。
針對現象看法類題目,同學們要想答好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盡可能多地去了解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盡可能去熟知內容,了解客觀情況,掌握全面可靠的信息,這就為下面的分析問題打下基礎和鋪墊。老師提醒同學們,限于空間和篇幅,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有限的,也許只是說明問題的局部現象和事例,同學們在考慮問題時不要受此限制,要學會擴展思維,對問題能夠全面認識和通盤考慮,這樣才能比較系統的認識問題、解決問題。
二是試著選取某個角度或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比如個人與社會,宏觀與微觀,透過現象看到本質,超越現象表層,抽取和挖掘實質問題。學會多角度地考慮問題,學會深度思維,在面面俱到的同時,也要進行縱深挖掘。
三是盡可能放開去談,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要怕說錯,要相信自己的知識儲備,敢于表達很重要。能說話但不一定說得好,這就需要在語言組織上下功夫。適當地引用一些出彩之言,為面試脫穎而出增加可能性。所謂出彩,京佳老師認為,出彩不是生搬套用名言警句,不是機械引用華麗辭藻,而是運用近乎真實、真誠但一定要客觀的語言,表達內心的感悟、感受,和考官分享理念,最終收獲共識。當然,要達到這個層次,就對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非常高了。其實,運用最自然的往往也就是得分最高的。
如果同學們平時就能養成收集信息、了解信息、分析信息的好習慣,那么答題就會變得相對容易。其實,就是希望同學們能夠養成整理、判斷、創新這樣一個思維模式和決策模式。答題就是對自己思維品質和決策能力的磨礪和鍛煉。
結合這道題,答題思路一般是分四步走。
一是運用簡潔有力的語言描述下該現象,表明自己的觀點和對該現象的認識。
二是分析該現象產生的原因、影響。
三是指出來解決問題的措施。
四是總結回顧,做出呼吁、提出警示語、表達祝福等等。
答題示范:
蟻族現象不僅在中國一二線城市廣泛存在,在世界其他國家的大城市里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些有著較高學歷的大學畢業生涌向大城市就業,盡管收入不高、就業質量較低,但他們仍然選擇留在大城市里拼搏,希望通過一定的時間,靠自己奮斗和打拼在大城市里給自己爭得一席之地。他們的精神的確讓人感動,但是蟻族人群的這種選擇和堅守大城市的行為我們要正確地看待。
從大學畢業生的角度來看,他們一般來自農村和小城鎮,家庭情況大多貧困,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使他們具備了改變自身命運的能力。他們的性格大多要強,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奮斗改變整個家庭的生活狀況。當殘酷的社會現實和他們的偉大夢想發生沖撞時,當富二代和官二代輕松過上無憂生活時,蟻族人群有過憤怒、無奈、羨慕,但更多的還是辛酸和苦楚洗禮出來的堅強和堅守。他們相信依靠他們的努力和奮斗,抓住大城市里獨有的一些機會和信息,一定可以實現他們的夢想,早日從告別蟻族無奈的生活處境。
當然,也有一部分大學畢業生自身素質欠佳,沒有能力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只能淪為蟻族一員。
從社會的角度來講,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中,大批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涌向大城市自由流動,自覺不自覺地加入到城市流動人口大軍中。他們的聚居具有典型的城中村或都市村莊等特點。盡管蟻族人群的居住條件比較差,但是大城市具有的各種信息資源、發展機遇、公共設施以及各種可以讓蟻族人群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機會都是中小城市無可比擬的,這也正是大城市吸引蟻族人群的魅力所在,也是眾多蟻族人群之所以扎根大城市的重要原因。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大城市雖然發展機遇多,但能夠提供的工作崗位尤其是待遇較好的工作崗位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滿足所有大學生的求職需要,這就必然造成大量大學畢業生只能從事一些待遇差的工作。收入水平也限制了該部分大學畢業生聚居城中村,成為蟻族忠實的一員。
個體和社會的原因共同造成了蟻族現象的存在,這種現象是城市化進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自然現象,通過大學畢業生、學校、政府、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地減少或者消失。
從個體的角度來講,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就應該打造自己的就業實力,錘煉自己的就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實現高質量、高水平就業,最起碼也要找一份具有發展潛力的工作。另外,大學畢業生要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至于選擇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大學畢業生要理性看待。大城市雖然機遇多、信息量大,但是人才濟濟,競爭非常激勵。中小城市雖然綜合實力比不上大城市,但是近些年來,尤其是國家調整經濟發展的大政方針后,普遍面臨較大的成長、發展、提升空間,這一發展過程中也蘊含了很多的發展機遇。所以只比較形式上的大小沒有任何意義,機遇到處都有,就看大學畢業生能不能抓住機遇。不要貪圖大城市的繁華,更不要迷戀大城市的華麗,抓到手里的才是真實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大公司學做人,小公司學做事”,道理都是一樣的。大學生畢業生要切實轉換這一認識誤區。
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學校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幫助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給學生講解大城市和小城市各自的優劣,引導大學生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自我認知,認清社會現實。不要盲目涌向大城市,雖然可以看到大城市耀眼、迷人的燈光,卻只能從事一些邊緣性、低水平的工作,永遠沒有機會和能力觸摸、發現這個城市的實質,看似很近,實則很遠,最終揮霍的是自己的青春,耽誤的還是自己的發展道路。
從政府的角度來講,政府應該大力發展經濟,千方百計給大學畢業生創造就業崗位,客觀上會減少蟻族人群的數量和規模。同時,還要多給大學畢業生一些人文關懷。大力興建廉租房和公租房,切實改善蟻族人群的生活環境質量。完善社會公共設施,讓蟻族人群和其他人群一樣,都能共享城市發展的成果。
從社會的角度來講,社會應對這些蟻族人群多一些關懷和理解,不應夾有歧視和偏見。蟻族人群大多是底層知識青年,有一定的思想和抱負,但因為所從事的工作大多待遇不佳,所以他們往往背負了較大的生活壓力。我們應對這些人群多一些關心和理解,營造良好的、和諧的相處氛圍。
總之,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和對待蟻族現象。立足于自己的崗位實際,可以有夢想,但不要好高騖遠,做好手頭的工作,站在這一站再說下一站的事情。要學會把夢想量化,步步為營,最終實現自己的遠大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