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大慶之年。自成立以來,新疆社會高速發展,改變了過去貧困、閉塞的落后面貌;各族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新疆的發展歷程中,“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思想得到了全面貫徹,黨和政府始終把群眾放在首位,把惠民作為發展的首要目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堅定不移推動新疆更好更快發展,同時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落實到惠及當地上、落實到增進團結上,讓各族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一切為了群眾”,就是要始終堅持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紅利。2009年至2014年,新疆生產總值由4277億元增長到9200億元,翻了一番多。與此同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258元提高到22160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3883元提高到8296元,大多數指標都是5年前的兩三倍。
除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收入增長,各族群眾還切實感受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喜人變化:土坯壘墻、木梁搭頂的老房子變成了磚混結構的富民安居房;騎馬趕路、騎驢趕集變成坐高鐵、打飛的;家里種什么就吃什么變成想吃什么就買什么……
“一切依靠群眾”,就是要充分發揮群眾的能動性。發展關系群眾利益,是群眾自己的事,不能沒有群眾參與,更不能少了群眾創造。缺少群眾基礎,沒有人民支持,再好的發展藍圖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而只有群眾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他們才能感受到發展實惠,才能對黨和政府充滿信心、信任,才能把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結合到一起,積極投身新疆發展建設中。
群眾受教育程度是影響個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多年來,新疆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各族群眾受教育環境和條件,目前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自治區GDP比例已達6.7%。
不論是享受疆內雙語教育、享受南疆14年免費義務教育,還是通過選拔,分赴內地45個城市93所學校接受內地新疆高中班教育,上大學成為大部分新疆孩子的可行性選擇。實現了個人發展的孩子們,大多選擇回到新疆,成為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維護者、建設者和見證者。
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新疆社會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我們相信只要堅持不忘惠民初心,各族群眾就會為新疆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正能量,讓新疆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