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鄉村振興 關鍵在人”。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背景鏈接】
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無害化廁所正在普及,返鄉創業迎來了熱潮……如今的鄉村,正行駛在振興發展的快車道上。與此同時,也面臨不少溝坎:脫貧攻堅正在進入啃硬骨頭階段、產業綠色發展仍需提質、農村環境和人居環境亟須改善,等等。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以前,一些貧困地區存在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問題。如今,隨著人才、資本的持續進入,鄉村造血功能正在不斷強化,成功的例子不斷涌現:有的村通過轉型發展,吸引資金和專家發展鄉村民宿,變成了旅游大村;有的村引進科技人才,改變種養結構,富民富村;有的村利用傳統優勢產業,引進資本打造高端品牌……內生動力與外來助力相得益彰,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農業發展、農村振興、農民致富,單靠現有農村的人力資源較難實現,還需要引進更多懂農業、懂技術、懂市場的專業人才,來支持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但是重視人才建設,不僅要讓人才“愿意來”,還要讓人才“留下來”,如此才能為鄉村振興提供長久的動力。
[原因分析]
誠然,當前鄉村面臨“老齡化”“空心化”,資金不愿意回鄉,人才不愿意回流。鄉村發展面臨著缺少勞動力、缺少資金的窘境。在這種情況下,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和信息管理水平難免在鄉村面臨水土不服的或者說無法普及的尷尬。而人是帶動城鄉間市場、資金、信息、技術、管理和理念等方面密切聯動、深度融合的最佳因素。蓄人才之水才能養鄉村發展之魚,吸引人才回流才能帶動其他要素在鄉村的深入融合。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鄉村發展的巨大契機。農業需要提質增效,農村需要跨越發展,農民需要增收,這些的關鍵都離不開一批愛農業、懂農村、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人力資本下鄉,在鄉村振興的所有環節都占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造就更多鄉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是當前鄉村振興的關鍵。
[參考對策]
“愿意來”的關鍵在于優化人才的引進條件,“留下來”的重點在于有看得見的發展機會。要大膽探索創新,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打造優良營商環境,積極落實對等待遇,撬動社會資金支持人才創新創業,讓人才感受到“真心”。定期開展優秀鄉村人才評選表彰活動,加強對先進典型的宣傳報道,努力營造尊重鄉村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讓人才感受到“真情”。
更為關鍵的是,要精準定位鄉村人才需求點,細分人才層次和類別,比如有些年輕人愿意回到家鄉又擔心家鄉機會不多,對此就要針對不同地區出臺不同方案,讓年輕人感覺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都一樣有機會;只有農業、工業、服務業這些行業的區分,而沒有城鄉的差別。
既讓人“不求所有、不求所在”,更讓人“但求所用、但求所為”。人才本身具有很強的流動性,難免會受待遇、環境、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硬性留人肯定留不住人。實施人才戰略,需要樹立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進方式;樹立人才數量、素質、結構、布局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觀念,結合當地實際,挖掘人才開發的潛力。
做好綜合配套,解決人才留下來的后顧之憂。對于手握技術、項目的人才來說,我們要大大降低融資門檻,只要是被認定的人才,就可以申請一定額度的貸款。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年人才會面臨結婚生子、教育醫療等一系列具體的現實問題,如果后續措施跟不上、配套不健全,很容易導致引進的人才外流。因此要制定產業發展、稅收優惠、社會保障、就業創業、醫療補助等政策,不僅為人才搭建大膽干事創業的“平臺”,還要為人才夯實安心追夢圓夢的“后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