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規劃》是我國第一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人才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制定并實施《人才規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戰略選擇,對于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重要提示:
頒布實施人才規劃的原因:
一是落實黨和國家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總體要求。二是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提供人才保證。三是力爭在日趨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中取得更多主動。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解決好人才發展自身存在的問題。必須堅持改革創新,科學規劃人才發展,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人才工作健康發展。
人才規劃的定位及其主要內容:
人才規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這個人才規劃是在國家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框架下,與科技、教育等國家若干領域發展規劃相并列的專項規劃,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總體規劃,是我國今后一個時期人才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主要內容:第一部分是人才發展指導方針、戰略目標和總體部署,提出了24字指導方針,明確了建設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從八個方面對人才發展進行了部署。第二部分是人才隊伍建設主要任務,提出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大力開發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第三部分是體制機制創新,提出改進完善人才工作管理體制,全面創新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五大機制。第四部分是重大政策,提出解決人才工作突出問題的10項重大政策。第五部分是重大人才工程,設計了12項由國家層面組織實施的、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人才工程。第六部分是組織實施,提出了落實人才規劃的保障措施。
我國人才發展的戰略目標:
人才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和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確立國家人才競爭比較優勢,進入世界人才強國行列,為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人才基礎。
人才規劃提出的指導方針的內涵:
人才規劃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人才發展的指導方針是: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這24字方針主要體現了人才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服務發展是人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才優先確立了人才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用為本強調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務是發揮人才作用,創新機制是發揮人才作用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高端引領突出了高層次人才在整個人才隊伍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整體開發明確了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的任務。
人才規劃的十大政策:
體制機制建設是事關人才工作長遠的根本性建設,考慮到當前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在人才規劃體制機制部分之后,又單獨提出了十大政策,力求以政策突破來解決好這些問題,并漸次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營造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在制定這些政策時,注意了針對性和導向性。一是針對當前人才發展投入不足的問題,提出實施促進人才投資優先保證的財稅金融政策;二是針對我國創新人才尤其是領軍人才嚴重不足的問題,提出實施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政策;三是針對城鄉、區域人才分布不合理的問題,提出實施引導人才向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流動的政策;四是針對科技人才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提出實施人才創業扶持政策;五是針對學術界和科技界因行政化、“官本位”導致學術浮躁、大成果少的問題,提出實施有利于科技人員潛心研究和創新的政策;六是針對人才流動渠道不暢的問題,提出實施推進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合理流動的政策;七是針對我國人才國際競爭力不強的問題,提出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八是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需要重視和加強的問題,提出實施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人才發展的政策;九是針對人才服務體系不健全的問題,提出實施促進人才發展的公共服務政策;十是針對人才合法權益保障不夠的問題,提出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