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0年7月16日,大連新港至中石油大連保稅油庫輸油管線在油輪卸油作業時發生閃爆,造成管線內原油泄漏發生火災,引發管廊道管線爆裂,火勢順排污渠蔓延,少量原油和污水流入海域,造成海面污染水域達50平方公里,影響范圍達100平方公里。
南京化工廠爆炸事故 2010年7月28日上午,南京棲霞區萬壽村15號,途經南京塑料四廠拆遷工地丙烯管道被施工人員挖斷,造成丙烯泄漏,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后發生爆燃。爆炸事件已導致至少13人死亡,120人住院治療。
7月28日,新亞強公司和吉林眾鑫集團的7138只化工桶被洪水沖入松花江,引起吉林市及松花江下游居民的恐慌,吉林省政府全力組織打撈,化工桶未大量流入國際性河流黑龍江。
高危行業是指危險系數較其他行業高,事故發生率較高,財產損失較大,短時間難以恢復或無法恢復。比如地下采煤業、高空作業的行業、爆破業等等!常說的六大高危行業指:煤礦、非煤礦山、建筑施工行業、危險化學品行業、煙花爆竹行業、民用爆破行業。
【標準表述】
當前現狀
由于不少化工廠與居民區混雜在一起,被稱為“放置在居民區的定時炸彈”。國家海洋局公布的《2009年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也警示,遼東灣、萊州灣、長江口、杭州灣、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等局部海域污染嚴重,而這些海域附近正密布著近年建成的大小化工園區?!盎ふ◤棥眹侵В癸@城市規劃與城鎮化進程嚴重脫節。
原因分析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不斷向周邊蔓延,不少原本處在城市邊緣的老工業區已逐漸被城市包圍。近期發生的多起事故,已凸顯當前工業災害日益城市化的新特點。
工業企業包圍城市并導致災害頻發,政府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這些災害的背后,反映出的深層次原因仍然是帶血的GDP作祟。
工業事故頻頻發生,也與政府監管和高危行業防控管理息息相關。這些城市工業事故大部分是“人禍”,直接起因是高風險行業忽視風險、盲目追逐利益而缺乏安全意識,但在對這些高風險行業,有關部門卻并沒有發揮應有的的監管作用。
影響危害
我國工業災害主要集中在石化、化工、冶金、煤礦和有色等幾個行業。特別是石化行業,具有生產工藝復雜多變,生產裝置大型化,過程連續化,原材料及產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易腐蝕等特點,其事故發生往往會造成人員的重大傷亡或環境的嚴重污染。
專家觀點
“奉行‘GDP’主義的中國經濟增長觀念是直接違背科學發展觀宗旨的,在這樣一種不協調的理念下,爆炸事故的發生是必然的。” ——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周孝正
[措施]
一是有計劃地調整城市整體規劃,對居民區進行逐步遷移。在目前的工業布局不能輕易改變的情況下,逐步將一些居民區有步驟地遷出是一個現實可行的選擇,它的成本要比搬遷一個大型企業低得多。
二是以園區化思路構建新的沿江高危企業布局。除了有步驟地進行居民區的搬遷外,一些專家也指出,對于高危行業的產業布局要堅持園區化、集聚式發展的思路,對于舊有的企業布局和新建項目進行合理規劃和調整。
三是分門別類地進行空間布局調整。在進行沿江高污染企業規劃布局時,要考慮分門別類。對于一些存在著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在布局中,一定要遠離城市,對舊有的不妨搬遷,對新建的一定要建在偏遠的地區最好是山溝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