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
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年齡分布的高峰也集中在了就業年齡段。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速使大量農村勞動力從繁重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中解放了出來。加之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分流等等原因都造成了我國現階段空前的就業壓力。
就業是民生之本。只有通過就業,一個人才能獲得收入、安居樂業、實現價值,社會才能不斷地穩定發展。顯然,解決好就業問題,是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之一。
我們必須積極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就業促進工作。
首先,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非公有制經濟、中小企業,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業崗位。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我國國情的客觀要求,是我國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擴大出口、增加創匯的重要舉措。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關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促進農村就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第三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我國第三產業發展余地比較大。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僅行業多、門類廣,而且勞動密集、技術密集、知識密集行業并存,能夠吸納大量不同層次的各類人員;同時,投資少,成本低,收效快。第三產業應當成為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就業的主渠道,在擴大就業中發揮它應有的獨特的重要作用。
第二,實行促進就業的財稅金融政策,積極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
最近兩年,全國1460萬實現再就業的下崗失業人員中,230萬人成為個體工商戶,22萬人創辦了私營企業,兩項合計共有17%的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
有關統計數據表明,每1人創業平均可帶動3人就業。解決我國就業問題,必須建立長效機制,實現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而推動創業來促進就業,正是建立長效機制的重要切入點。要實施有利于促進就業的財政、稅收和金融政策,積極支持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
第三,積極增加公益性就業崗位,作好就業援助工作
公益性就業崗位主要由政府出資扶持或社會籌集資金開發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管理和服務類崗位。社區管理崗位、勞動保障協管員、交通執勤、市場管理、環境管理、物業管理等、社區服務崗位、保安、衛生保潔、環境綠化、停車場管理、公用設施維護、報刊亭、電話亭、社區文化、教育體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務等、機關事業單位的門衛、收發、后勤服務等臨時用工崗位等等公益性就業崗位的增設是解決下崗職工、“零就業家庭”等城市就業弱勢群體的主要就業援助途徑。
就業是民生之本。只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就業促進工作,才能真正保障人民應得的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點評
就業是民生之本
人口與就業問題是近年來公務員考試的熱點,而且近幾年國考從未考過這個問題,所以認真準備好這一主題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了。
就業問題對于個人來講,一個人只用通過就業才能獲得收入,才能有尊嚴的生活,同時就業也是一個人接觸社會最主要的渠道,是實現自身價值的最重要手段,對于社會來講,就業市場過于供大于求,工資待遇普遍過低,內需無法拉動,使就業市場更受到影響。反之,如果就業率比較高,就業市場供求壓力并不是非常大,這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拉高就業的待遇,拉動內需,促進經濟,使就業崗位更加充分。所以,解決好就業問題,一方面是經濟問題的重大問題,另一方面也是保證社會穩定,保證民生的重要部分,當然是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全面奔小康的重要工作環節。
這篇范文將就業的重要性和目前我國就業壓力的形勢分析得比較簡明、準確,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篇文章對解決就業問題的措施論述得比較準確全面。
首先,是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非公有制經濟中小企業等等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業崗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我國國情的客觀需要。這種客觀需要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我們增加出口增加創匯的重要舉措,是我們中國經濟在國際競爭中的最大優勢,同時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促進就業特別是促進農民工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所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我們現實的需要。
這里多說一句,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我們目前國情的需要,但是長遠的講,十幾年、幾十年之后,當我們的所謂人口紅利現象失去之后,當我們老齡化進程達到一定程度之后,當我國就業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明顯下降以后,提高人口素質,發展集約型經濟,長遠的講是根本出路。但是在近幾年、近十幾年內,大力發展、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目前我國現實國情的客觀需要。第三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生產水平的重要標志,我國目前國內第三產業實際上發展余地是相當大的,而且第三產業行業多、門類廣,不僅包括勞動密集型,同時也包括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等行業,能夠吸納大量人員,投資少,見效快,恐怕是未來相當長一個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今后一個時期就業的主要渠道。
再有通過稅收、金融等政策,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范文中對此進行了分析,每一個人創業可平均帶動三個人就業,同時在全國1460萬下崗再就業人員中,大約有將近六分之一的人員成為了個體工商戶,可見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在解決就業問題中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公益崗位問題,盡量的增加公益崗位,增加公益崗位就業是增加弱勢群體就業問題的重要解決途徑,是就業援助的重要途徑,這篇文章對解決就業問題的主要方式、主要政策和就業問題的重要性都進行了比較全面地論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