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鏈接
2013年05月02日,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 2015年初步遏制華北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城鎮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狀況有所改善。方案的出臺,意味著眾所關注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將在華北平原率先突破。
二、案例聚焦
2013年2月,“山東等地企業將污水用高壓水井壓至地下致水污染”的消息備受關注。
早在2010年5月份《半月談》就刊發了《地下排污:致命威脅悄悄逼近》的報道。據調查,除了挖滲坑、滲井偷排外,有的污染企業竟用高壓泵將大量污水直接注入地下。兩年多過去了,地下排污似乎也沒有得到有效遏制。這不只是讓更多民眾生活于危險之中,而且還引發了惡性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如今年年初,山西長治苯胺泄漏事故引發的河流污染,波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惡性水污染事件不斷發生。
三、影響分析
1、影響人民生命安全。大量處于污染區的民眾因飲用安全不達標的飲用水而致癌。
2、對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對地下生態平衡造成嚴重損害。
3、治理難度大,效率低,對可持續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四、對策建議
1、進一步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環保部門應該公布污染嚴重的企業名單,要求這些企業定期公布排放數據,隨時接受公眾的監督。
2、進一步加大環保組織與公眾的參與度。“有關部門能進一步加大對民間環保組織的支持力度,讓污染企業處于整個社會的監督之下。
3、是加強對地下水系的研究和地下水質的監測。相關部門應盡快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地下水水質監督辦法,科學設立地下水系水質監測點,做到高效監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