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作品的復制、存儲、傳播能力全面提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創作者傾注大量心血創作的文字和影視作品在短短幾分鐘內被上傳入網,并由網民自由下載。因此,如果不進行版權保護,創作者的積極性難以維持。然而信息時代是資源共享的時代,所以版權維護與資源共享,要在各方權利、利益的博弈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使互聯網企業和有關各方面能夠理性地解決紛爭,關鍵還在于建立科學合理的機制。
首先,要順應社會發展需求,創新版權制度,盡可能地為各方合作創造有利條件。一方面,對于權利人一時難以聯系的作品,可以考慮確立版權強制許可制度,使守法經營者在履行合法、有效手續后能夠正常使用,而不致錯失商機;另一方面,對于沒有授權集體管理的作品,可以考慮賦予版權集體管理組織延伸性管理權利,由其代替權利人先行授權和維權,當然,權利人也有追認或不予承認的權利。
其次,要嚴格執法,努力為各方合作營造規范的市場環境。目前,多數網絡企業是靠技術服務起家,本身沒有多少內容資源。部分網絡企業總想鉆空子、打擦邊球,不肯老老實實向權利人支付版權費。在市場不規范的情況下,其他企業即便想做“守法公民”也會有所顧忌,唯恐置身于劣勢競爭地位。在入市門檻低、渠道競爭激烈的網絡傳播市場,優良的內容資源始終是核心競爭力。為此,要大力加強網絡版權保護,堅決打擊網絡侵權盜版行為,切實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再次,要大力發展版權公共服務,深入開展版權宣傳,為各方合作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一要搭建權威、統一的作品信息數據庫,在盡可能的范圍內,使包括網絡企業在內的作品使用者能夠快速查詢到自己所需要的版權作品各項信息。二要出臺、完善使用各類版權作品的付酬標準,使參與合作的各方在市場交易、討價還價時有權威、合理的參照。三要做好版權示范工程,發布版權示范平臺,推廣有效的版權聲明等有益做法。此外,還應積極培養尊重他人版權、誠信經營的社會風氣。
最后,可考慮使用高新技術應對高新技術帶來的問題。比如以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工程、數字版權監管認證平臺等各種重大工程為契機,掌握一批關鍵技術,加快技術應用,從而為規范版權市場、化解版權紛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