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知識產權的進一步發展,知識產權融資能力也愈發受到中小企業的重視,利用知識產權融資逐漸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新路徑。
我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風險控制的對策建議
知識產權本身風險防范。雖然知識產權權利持續的有效性存在一定風險,但是通常可通過權利持有人的努力加以避免。筆者認為,企業應主要從市場角度以及權利取得要求等方面去防范權利持續性風險。首先,企業在投資知識產品領域時應當確保所研發的知識產權屬于新型技術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其次,企業在對知識產權進行權利登記時要詳細了解相似產品的技術相似性,盡量避免知識產權矛盾。最后,企業要時刻掌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熟悉知識產權申請步驟,按照國家政策方針的要求開展創新性活動,提高知識產權權利屬性變化時的應對能力。
健全法律法規。僅僅依靠企業的努力不能彌補法律的漏洞,這不但將影響融資行為的秩序,同時也將降低投資者的信心,阻礙知識產權融資和轉化的發展。因此,從知識產權價值的確定、設定擔保權利的法律要件以及程序,進而到關于公示等影響權利人順位、融資者其它避險渠道的開放與規范等種種問題,都有賴于一個完整法制規范的建立與導引。
防范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風險。首先,企業要選擇信譽良好且專業從事評估的第三方機構,使知識產權資產評估更具科學化、規范化、準確化,盡可能讓評估機構了解知識產權所蘊含的市場價值。其次,由于知識產權具有無形、專有等不同于其他有形財產權的特性,因而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根據知識產權自身特點確立評估參數。最后,政府應當對評估人員資格做出相應規定,建立健全評估機構以及評估人員的評價和考核機制,強化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結果的公信力和權威。
防范知識產權保值增值風險。一方面,企業要建立健全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組織機構部門,提高知識產權和員工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另一方面要切實履行知識產權管理職責,逐步摸索出切實可行,適合企業和知識產權特點的保護方法,防范知識產權價值下降。另外,企業可以引入擔保機構,在對企業知識產權進行擔保的同時,也有利于實現第三方對企業的運營、知識產權管理等進行檢查和監督,使知識產權的價值獲得更高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小企業順利利用知識產權進行質押貸款掃除了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