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表述
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創作更多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的政策,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運用高新技術創新文化生產方式,培育新的文化業態,加快構建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設立國家榮譽制度,表彰有杰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
--十七大報告
傳承創新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弘揚中華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全面持續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一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倡導愛國守法、敬業誠信和勤儉節約,構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深入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
二要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科學精神,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疏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提倡修身律己、尊老愛幼、勤勉做事、平實做人,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強化職業操守,支持創新創業,鼓勵勞動致富,發揚團隊精神。廣泛開展志愿服務,建立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
三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為青少年營造健康成長的空間。加強青少年文化活動場所建設,創造出更多青少年喜聞樂見、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廣泛開展面向青少年的各類文化體育活動。積極倡導企業文化建設,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推進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切實加強文化市場監管,有效遏制違法有害信息傳播。綜合運用經濟、教育、法律、行政、輿論手段,引導人們知榮辱、講正氣、盡義務,形成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社會風氣。
--推進文化創新。適應群眾文化需求新變化新要求,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使精神文化產品和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一要創新文化內容形式。立足當代中國實踐,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借鑒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創作生產更多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扶持體現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重大文化項目,研究設立國家藝術基金,提高文化產品質量。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建設,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
二要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探索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深入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促進文化產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圍內合理流動。加快推進文化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業特點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快完善版權法律政策體系,提高版權執法監管能力,嚴厲打擊各類侵權盜版行為。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一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增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公共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紀念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向社會開放。鼓勵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產品創作生產。注重滿足殘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農村基層和中西部地區為重點,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支持老少邊窮地區建設和改造文化服務網絡。完善城市社區文化設施,促進基層文化資源整合和綜合利用。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強重要新聞媒體建設,重視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建設、運用、管理,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提高傳播能力。加強文物、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保護,拓展文化遺產傳承利用途徑。依法推進語言文字工作。建立國家文化藝術榮譽制度。
二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增強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強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演藝娛樂、數字內容和動漫等重點文化產業,培育骨干企業,扶持中小企業,鼓勵文化企業跨地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經營和重組,提高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推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文化科技創新,研發制定文化產業技術標準,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加快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影院建設。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以多種形式進入文化產業領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構建以優秀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對外開放格局,積極開拓國際文化市場,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強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提升國家軟實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胡錦濤同志七一講話(節選)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
我們要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氣魄,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優秀干部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要堅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選拔任用那些政治堅定、有真才實學、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要堅持憑實績使用干部,讓能干事者有機會、干成事者有舞臺,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讓所有優秀干部都能為黨和人民貢獻力量。
習近平同志講話(節選)
老實做人、做老實人,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內在要求,是領導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現,也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我們所說的“老實人”,就是思想務實、生活樸實、作風扎實的人,就是尊重科學、尊重實踐、尊重規律的人,就是誠實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就是勤勤懇懇工作、努力進取創造、任勞任怨奉獻的人。領導干部老老實實做人,既是一種高尚的人生態度,更是一種嚴謹的道德實踐,要從平凡小事做起,在點點滴滴中體現,特別要在對黨和人民忠心耿耿、對工作盡職盡責、對群眾滿懷真情、對成績謙虛謹慎上下功夫。習近平強調,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把重視老老實實的干部、起用老老實實的干部作為干部工作的一種理念來倡導、一種導向來落實,真正使那些老老實實做人、扎扎實實做事、實績突出的干部得到褒獎和重用,推動全黨全社會形成當老實人、講老實話、做老實事的良好氛圍。
習近平強調,領導干部干干凈凈干事,就是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經得住考驗,嚴守黨紀國法,自覺做到秉公用權、不以權謀私,依法用權、不假公濟私,廉潔用權、不貪污腐敗;就是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為工作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忘我奉獻,真正做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習近平強調,領導干部干干凈凈干事,既要加強自身修養、提升精神境界,不斷增強自律能力,又要充分發揮他律的作用,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對領導干部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健全相應的體制機制,強化制度約束。
李源潮同志講話
中組部干部要解決好來中組部為什么、干什么、比什么,怎么樣對待功勞、苦勞、疲勞,怎樣對中央負責、對干部負責、對組織工作負責、怎樣接受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從嚴監督等問題,比學習、比工作、比奉獻,做到有功勞的時候不伸手、有苦勞的時候不計較、有疲勞的時候不抱怨。
李源潮部長提出的做“三不干部”,無疑是針對當前一些領導干部心浮氣躁、患得患失、追名逐利、腐化墮落而言的。愚以為,領導干部要實現“三不干部”,就必須努力做到常靜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養心、誦古訓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解民憂以安心,把個人私欲降到最低點,把奉獻升華到最高點,淡泊名利。
一是修身養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的領導干部在他人富足奢華的物質生活以及周圍五光十色環境的刺激、比較下,而心態失衡、深感虧欠,由此鋌而走險,走上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的腐敗犯罪道路;有的領導干部心理承受能力差,稍遇不順、挫折、打擊,就悲觀失望、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棄、自甘隋落。因此,領導干部要“修身養性”,就必須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時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經常反思自我,提高完善自我,做到心平氣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留無意,寵辱不驚。
二是要知足知止,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老子曰:“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必澯?,即是貪心,貪婪的欲望,是人性事“惡”的一面,“貪如火,不遏則自焚;欲如水,不遏則自溺”。領導干部要做到“知足知止”,就必須明白有些事情“知不可行而不行”,有些欲望“知不可得而不得”,這是人生的一種智慧,是人經過理性思考后呈現出的達觀和超脫的良好心態。這種心態能抑制人的某些奢望,讓人們正視現實,不作非分之想,從而內心坦然。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知止”才能“不殆”。所謂“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堅守“知足知止”的人生信條,對黨員領導干部秉持節制欲望、保持內心和諧平衡,有著特殊的意義。
三是要勤兢立事,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常言道:“滴水之恩,須當涌泉相報?!比绻Ч碜运剑鬲z都將不在。懂得感恩,是我們民族的思想精粹,也是每一個正直的人所應有的起碼品德。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我們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于組織的培養,感恩于群眾的信任。要多想想自己應該為黨和國家多做點什么,為人民群眾做點什么,要倍加珍惜有一個為民謀福的平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感恩之心驅使下的人執著而無私,博愛而善良,敬業而忠誠,富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對領導干部來說,感恩之中蘊含著一份做人的謙虛,為官的真誠,一種對組織、對群眾、對他人的感謝和尊重。可以說,感恩既是做人做官做事的基點,也是黨性、人格、官品的重要標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