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司機反映,濟陽公路河南濟源段,不足7公里路段設有6個收費站,每個站點都有專人把守,向外地大貨車收費,每輛貨車的司機必須交兩元錢才能通過,說是輪胎降溫費,卻沒有一輛車降溫。這種現象在當地已存在多年,每年能收取可觀數額,過往貨車司機怨聲載道。記者前往暗訪,當地公路局表示收費與其無關。
我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規定,非封閉式收費公路的同一主線上,相鄰收費站的間距不得少于50公里。而在一個7公里的路段上,竟然建了6個收費站,過往貨車司機剛交了費,一腳油門后緊接著又一腳剎車,因為又要交費了。如此攔路收費,恐怕無異于“攔路搶劫”。據濟源有關部門回應,這些收費站是沿線群眾設置的,對提供降溫服務的車輛收費,交通部門既未批準建設,也未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費用。
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境內管護的公路只有110公里,在這一百多公里的路上,執法的人員竟高達200人,簡單的說,就是兩個人管一公里,財政無法承擔全部費用,這兩百人就只能是靠路吃路,上路罰款。
相關評論
“非收費公路體系”將占全國公路總里程的96%以上。目前在收費公路管理中,確實存在著一些信息公開不夠透明,以及執行標準不夠規范的問題,公路服務質量水平也還有許多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何建中
從1994年國家糾風辦等發文制止三亂,20年來相關文件已是數不勝數,但公路三亂已成事實上的頑癥,現在業界已經達成共識,公路三亂根源在體制。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顧大松
取消公路收費存在兩大難題:一是債務性問題與收益性問題,二是地方利益鏈問題。而這兩者最突出的矛盾在于如何形成較為合理的投資構成,即引入民間資本和財政部支出參與公路收費改革。
--蔡建明指出
在國外,也有不少國家修建高速公路采取的是企業股份制的形式,運用商業化運作模式修建高速路。但是不論怎么樣,應該堅持一條就是收費合理原則,如果是政府修建的,那就要讓利于民,只要把成本收回來之后,原則上講就應該是免費的。如果是企業的話,就是在償還了商業化修路的運作成本之后,可以有一個適當的回報率,但最終應該走向一個不收費的模式。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
模擬題
濟陽公路河南濟源段,不足7公里路段設有6個收費站,每個站點都有專人把守,向外地大貨車收費,每輛貨車的司機必須交兩元錢才能通過,說是輪胎降溫費,卻沒有一輛車降溫。你如何看待此類公路收費現象?
參考解析
公路作為一個國家最為基礎的交通設施,對一個國家的和諧穩定和繁榮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能更快更有效的搞好公路交通建設,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家允許一些外商、外資投資修路,之后由政府部門批準修路企業對這些路段進行收費并制定了相關的一些政策法規對收費進行管理。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公路亂收費現象逐漸出現并有日趨嚴重的趨勢,對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國民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這種現象的出現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并給予嚴厲的打擊,維護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出現公路亂收費現象,我認為有以下原因:第一,公路收費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地方執行力度不夠。健全的制度是執行的前提,而嚴格的執行是制度得以落實的保障,二者缺一不可,共同維護著公路收費秩序;第二,個別收費工作人員職業道德觀不強,存在違規違紀亂收費的個人行為,給整個收費站乃至整個收費行業帶來了負面的影響;第三,監督、處罰力度不夠,使得個別單位和個人抱有僥幸心理,對規章制度置若罔聞、視而不見。
針對公路收費過程中存在的幾點問題,我們應該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第一,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公路收費管理制度,為管理工作提供切實可行的法律依據,同時,加強對各地執行力度的考核和檢查,對不予執行或違規執行的單位進行嚴肅的處理,把制度落到實處;第二,加強收費單位員工的細想道德和職業道德學習工作,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從根本上杜絕違規違紀行為的出現,從根本上樹立起良好的工作觀念;第三,切實加強監督和懲處力度。對公路收費行為的監督,不應也不能僅僅局限于行政監督和內部監督,應該讓各種社會監督力量充分發揮起監督作用,加強輿論監督、人民監督等的作用,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等設施,便于監督作用的發揮。并且對已經發現并經核實的違規違紀單位和個人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嚴肅的處理,并將處理的結果進行通報和公布,以此起到震懾作用。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制度日趨完善的過程中,部分問題的涌現是難免的。我認為最為重要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我們對待問題的態度,我們認真的就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決,我相信問題最終會得到化解,與此同時我們的制度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公路亂收費問題如此,其他問題亦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