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電視臺熱播的《歡樂頌》深受民眾歡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有人看到了友誼的力量,欣賞鄰里之間萍水相逢卻守望相助的陪伴;有人看到了性格的色彩,分析不同個性特征人生的多種精彩;有人看到了理想的光芒,品味奮斗的艱辛與成功的喜悅;有人看到了命運的抗爭,剖析每個人物身上那一股改變自我的向上力量……在這一部既有理想主義色彩也有現實主義元素的現代都市劇中,理想、性格、友誼、愛情、職場、青春,等等,所有的話題都有自己的民意市場,一時間火花碰撞、百家爭鳴、熱鬧非凡。
值得注意的是,有評論深挖《歡樂頌》人物的家庭背景、收入水平與職業分工,再引申到貧富差距、城鄉差別、階層分化等社會問題,提出“社會階層固化”的觀點,將劇中人物階層的不同看成是“天壤之別”,將不同階層的流動看作是“壁壘森嚴”,隱含著深深的無力感。無可否認,這種觀點的確反映了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不少問題短時間內依舊難以解決,但片面強調“社會階層固化”,并不符合電視劇的主題和本意,也忽視了國家在縮小階層差距、打破利益藩籬上的諸多努力,對于凝聚社會共識和維護社會團結并無好處。
努力上進、改變命運是《歡樂頌》中五個女孩的共同目標,也是電視劇著力向社會傳達的正能量。曲筱綃雖富家出身,但并非完全依靠父母,而是獨立創業、自食其力;樊勝美雖愛慕虛榮,但同時也肩負著家庭的重擔,為改變命運艱難前行;關雎爾雖家境小康,但也時刻以安迪為榜樣,為轉正不懈努力;邱瑩瑩雖然資質和條件一般,但憑借正直的人品和創新精神贏得了尊重,也找到了自己事業的天地;就連能力、智力、學歷都超群的安迪,也是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屹立于精英之巔。五位女孩雖各自起點不同,但都有著一股向上奮進的力量,并且正是這股力量帶來了超越階層、改變命運的希望:曲筱綃創業有成,樊勝美轉型蛻變,關雎爾晉級金領,邱瑩瑩網店興隆,安迪則得到了平凡人的幸福。
社會階層分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但分化并不等于固化,更不意味著沒有上升的渠道和空間,《歡樂頌》雖然講述的是不同階層的故事,但突出的卻是超越階層的向上的力量。現實社會亦是如此,國家發展日新月異,社會形勢瞬息萬變,所謂的階層在分化也在融合,在形成也在流動,只要保持一顆積極進取、努力奮進的心,命運總會指出一條前進的路。
《歡樂頌》拍攝的初衷,或許是在告訴我們,階層客觀存在,但并非決定一切,它只是打在每個人身上的一個標簽,甚至如安迪所說,“階層就是心里的一道魔障”,因而,只有放下“階層決定論”,像樊勝美一樣“自我救贖”,才能真正看懂五朵金花各自綻放的絢爛。現實社會何嘗不是如此,階層客觀存在,但在階層之外,我們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膚色、共同的記憶和共同的夢想,我們對民族有同樣的期盼,對國家有同樣的擔當,對家庭有同樣的責任,對善惡有同樣的評判,對真情有同樣的渴望,正是所有這些超越了階層的共同屬性,塑造了凝聚中華民族千年而不變的民族精神!
“社會階層固化”的觀點同樣忽視了國家近些年來在縮小階層差距、打破利益藩籬上的努力。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為民眾創造了巨大的改革紅利,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經濟條件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也毋庸諱言,短短三十余年的改革尚未掃除所有體制機制障礙,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一部分領域“先富了起來”,要實現“共同富裕”的夢想還需努力。
正如《歡樂頌》之中的歡樂來之不易一樣,實現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和諧同樣來之不易,但無論是劇中世界還是現實社會,都既有酸苦也有喜樂、既有無奈也有希望,都需要我們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因為向著陽光就看不到陰影,向著未來就有無限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