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考試申論的備考中,寫作是眾多考生們要啃的硬骨頭,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建議考生們多看些申論范文,以便熟悉行文規則,以下范文供考生們參考。
【范文示例】
讓更多百姓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在網絡飛速發展的今天,在互聯網上可以找到任何你想找到的東西,越來越健全的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實惠和方便,網絡已經走進千家萬戶,走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互聯網給百姓帶來的變化,從我們生活點滴中就能管窺一豹。微信掃描二維碼就可以添加好友關注公共主頁;通過“互聯網醫院”,人們可以選擇全國的醫生看病;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可以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與居家服務,請點擊一下手機支付寶付款碼就支付了所購商品的費用。
在過去20年當中,互聯網在中國農村地區的發展以及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全國300個鄉鎮,實現了全面的互聯網覆蓋,15萬個行政村實現了網絡的接入,覆蓋率達到了93%多。與此同時,一些地區淘寶村的出現,標志著農村經濟和電子商務實現了歷史性對接,顯現了信息化、服務業引領傳統農業進入跨越式發展的勢頭。這將迅速改變傳統的經濟空間布局,讓一直處于弱勢的農業、農民、農村,有機會以較低的成本參與全國和全球市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正在實施“寬帶中國”戰略,預計到2020年,中國寬帶網絡將基本覆蓋所有農村,打通網絡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讓更多人用上互聯網。可以說,移動技術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在技術層面上讓鄉村不再處于邊緣地帶。但農村網民數量的迅猛增長并不能掩飾城鄉的橫向差距。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互聯網對生活滲透越深,數字所造成的人類鴻溝也越寬。據媒體報道,在上海同一個游玩景點,網友價格只需要1元,而在景點門口實地購票價格卻是40元,價格相差40倍。即將到來的春運,如果不會玩APP,一些人甚至連火車票都買不到。因此,除了要繼續縮小城鄉互聯網接入的數字鴻溝外,更要重視城鄉網民在互聯網應用方面的差距。如何提供更深層更多元的互聯網應用和服務,如何激發農民的網絡需求,如何教會農民正確的運用互聯網,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
風險意識也需要普及。隨著撲面而來的互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金融也開始上山下鄉。一些村子里的化肥代銷點搖身一變成了某P2P的駐村辦事點。面對數倍于銀行存款利息回報的誘惑,很多淳樸的百姓根本沒有意識到背后的金融風險。事實上,金融安全已經敲響了警鐘。不少P2P平臺魚龍混雜,非法集資、金融欺詐的案例屢屢出現,“跑路潮”“倒閉潮”的問題一再凸顯。
令人欣喜的是,國家的治理者已經著手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網絡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的打通,隨著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的不斷推進,隨著依法上網、依法辦網、依法用網的意識深入人心,將有更多的中國百姓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