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片真正好的文章其實是行云流水的,是邏輯和脈絡一脈相承的,文無定法,是呈現變化的,從而才能成就文章之美,而非割裂,能夠做到思路的一脈相承,才能實現文章的豐富多彩,即使是普通的結構,也能呈現不同。今天,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帶來一篇申論范文,共同賞析。
鑒往者 通古今
——城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從江南水鄉的清風古韻,到六朝古都的古色添香,到對外窗口的十里洋場,中國城市的發展被賦予了不同文化色彩,流淌著同樣的民族血脈。然而,無論是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還是大刀闊斧的城市擴張,總是伴隨著名人故居的摧毀,文化遺跡的流失,人們在享受著城市現代文明的快捷便利,卻也漸失了對傳統文化的回味感知。人們不禁發問,城市的發展是否只能赤身而行,靈魂喪失?
習主席曾說過:“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這或許是對城市文化未來的發展最好的詮釋。鑒古通今,做好城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才是當下城市發展的正確之道。
城市發展當以文化傳承為先。文化發展的起點在于文化的傳承,此乃樹之根本,水之源泉。只有做好文化的傳承方能為城市建設守住基因,方能為城市發展留住傳統,方能為城市進步堅守陣地。故此城市文化的發展要做好到兩手兼備:其一、挖掘和保護文化資源,特別是在舊城改造中,要注重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留住存續城市文化的記憶;其二、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在新城建設中融入傳統元素與原有自然人文特征相協調,推動地方特色文化發展。
城市發展更以文化創新為本?!兑捉洝酚性疲骸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生命世界萬事萬物無不變化發展,生生不息。從詩書禮樂、儒釋道墨到知行合一、程朱理學,文化的發展至始至終沒有停歇。于今而言,文化的創新對于城市發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城市文化要想永葆活力,不應僅僅停留在積極保護上,而是要在此基礎上整體創造,實現創新。將城市文化遺產融入社會生活,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進一步詮釋和豐富它們的綜合價值。
君不見高樓大廈拔地起,歷史印記無處尋。城市發展不能失了根基,忘了根本,少了鄉愁。如習主席所言,我們要“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鄉愁”便是城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