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日期問題
星期、日期問題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考查的并不是很多,僅在200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時有所考查。在星期、日期問題中,主要考查兩種題型,其他新型題型都是在這兩種題型基礎上演變而來的。詳見下文:
題型一:已知某年月日為星期幾,求另一年月日為星期幾。
解題方案:如果日期的某月某日是相同的,則只需要考慮中間所間隔的年份即可。此時通用的解決口訣是“一年就是1,閏日再加1”,也就是過1年當做1天計算即可,在中間時間段中如果出現一個閏日,就再加上1天,然后求解是星期幾就可以了。
如果某月某日是不同的,則先求相同的某年月日是星期幾,然后再在該年中的不同日期之間進行轉化。舉個例子,知道2008年8月8日是星期五,往求2010年10月10日是星期幾。則只需先求出2010年8月8日是星期日,再推出2010年10月10日的星期即可。
題型二:給出今天的之前(或之后)某些天是星期幾,然后往求另外的某天是星期幾。
解題方案:這類題型與上類題型的不同之處,在于不再涉及年月日,單純的考查不同日期之間的間隔天數,這個間隔天數是通過之前之后*天來進行表述的。解決的方法是畫出中間走動的曲線,然后從已知星期幾的那天開始,依次加減天數至目標日即可,加減的原則是“左減右加”,也即向過去移動時用減法,向將來移動時用加法。
對于星期日期問題,要增加難度,往往是利用一些默認的常識,讓考生自己判斷初始日期。
例如:已知某年二月份有5個星期五
這個條件,就是利用2月份平年為28天,不論星期幾都只有4個,因此該月必然是閏年的2月,也即29天,并且2月29日是星期五。這樣就確定初始日期了。
在星期日期問題中,凡是要求星期幾,其核心就在于“過7天與不過是一樣的”,所以直接劃掉天數中7的倍數即可。
>> 余數相關問題
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余數相關問題主要考查兩類問題:一類是基本余數問題,一類是同余問題。
這兩類問題的區別之處在于有無“商”的出現,也即如果題目涉及到商,則屬于基本余數問題,如果不涉及到商,則是同余問題。
基本余數問題的考查點集中在基本恒等式: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基本余數問題的常規解答方式是根據題目條件及基本恒等式列出方程組并求解即可。
而在基本余數問題中的常用技巧是被除數大于商與余數的乘積,并且將恒等式右側的余數移到左側時,可得到整除結論:被除數減去余數能夠被商或除數整除。
同余問題的題目通常表述為類似于
“一個數除以9余1,除以8余1,除以7余1”這種形式。
這種問題通常的求解是先根據題目條件寫出被除數的表達式,然后根據題目的限定條件進行具體求解。
寫出表達形式的方法通常是根據口訣“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減差,公倍數做周期”
對于一般的情形,考試中一般不會涉及,考生并不需要記住中國剩余定理。
如果同余問題中,待求量為某個符合要求的被除數,則通常只需代入驗證即可。
相關鏈接:公務員考試行測余數問題解題思路:以國考真題為例
>> 等差數列問題
等差數列是公務員考試中經常會出現的題型之一,有時是單獨考查,有時是和其他的知識點一起考查,尤其是與平均數相關的問題一起考查。
無論哪種考查形式,關于等差數列,核心的知識點主要是兩個
1)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以及相關的結論,主要是
A.等差數列中平均數=中位數=首項加末項的一半
B.連續奇數項的加和一定能夠被項數整除。
2)結論:下標加和相同,對應的項加和也相同。
在公務員考試中,經常涉及的考點是考查考生能夠利用中位數快速的在加和與具體的項之間進行轉化,例如欲求S13,也即前13項的和,則實際目標往往是去求a7的值,也即前13的中位數。若已知某加和,也往往是通過除以項數,先得出中位數的值,然后再進行其他推導。
在等差數列部分,還有一種題型是考查已知連續四個數的乘積是某數,然后求這四個數的問題。這樣一類問題的解答思路比較固定,就是迅速的對給出的數字進行拆分,即可得出答案。拆分之前,可通過觀察選項估計出答案的大致數字,有助于快速拆分。
此外,要注意等差數列與一些生活結合在一起的考查方式,例如與日期結合起來,因為連續的日期必然是一個等差數列;再如與某學校人數結合起來,只需要說明學校中班級的人數是每班等額遞增的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