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我國地方公務員錄用考試統一試題的試點工作中,天津、湖北、陜西三地首度實行“聯考”,真正實現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從大綱到考試題目完全相同。2010年4月25日,又將有十三個省市區同時考試,其中部分省份將會采用相同試題,為幫助考生了解聯考考情,本文針對2009年天津、湖北、陜西三地聯考試題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真題進行了深度解析。
2009年天津、湖北、陜西聯考試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片段閱讀——主旨概括居多,且體現社會“熱點”
比如2009“聯考”中的第32題的“社會老齡化的問題”: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日益加劇,許多社區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他們生活小事不能自理,需要社會特殊照顧,目前,社會對一些獨居老人的關照仍顯欠缺。逢年過節,雖然有關部門上門送糧油、衣物、金錢等進行慰問,但對于空巢老人來說,關心還不到位,措施還不得力。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成立一些傳統的養老院、敬老院、社區互助會等更加適合空巢老人歡度晚年的場所,既可以滿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還可以解除子女的后顧之憂,同時也加強了社區群眾之間的交流與互助,使越來越多的老人晚年生活得豐富多彩。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A.空巢老人的出現并非僅來自于老齡化
B.社區是解決空巢老人現象的最佳途徑
C.在解決空巢問題時子女應發揮更大作用
D.空巢老人需要生活與精神上的多方幫助
關于社會老齡化的問題,2006年的江蘇、2008年山半年廣東等省考中就已經出現過,這也是4年來社會所關注的熱點之一。
【解讀】這道題是一道主旨概括題,但在4個備選答案的設置上側重了對原文中細節的考查:可以用排除法來解答,也可以按照行文脈絡與關聯詞相結合的方法來解答。
排除法——答案A“空巢老人的出現并非僅來自于老齡化”與原文中“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日益加劇,許多社區空巢老人越來越多”相矛盾,所以要排除掉。答案B中“ 社區是解決空巢老人現象的最佳途徑”與原文中的“需要成立一些傳統的養老院、敬老院、社區互助會等”相矛盾,而且原文中也沒有體現出什么是解決空巢老人的“最佳途徑”這一點,所以這個答案也要排除掉;答案C“ 在解決空巢問題時子女應發揮更大作用”與原文中“需要成立一些傳統的養老院、敬老院、社區互助會等更加適合空巢老人歡度晚年的場所,既可以滿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還可以解除子女的后顧之憂”相矛盾。所以,正確答案只有選D。
行文脈絡與關聯詞相結合法——這個語段主要有兩個分句組成:分——總的行文結構。第1個分句主要介紹空巢老人增多的原因及空巢老人的現狀。第2個分句,“在這種情況下”顯然是作者表達的重點:有的考生看到“需要”,立即想到這是“只有”的轉化形式,就立刻從4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項能夠體現如何解決上述問題的答案。但是在備選答案中沒有與作者思路一致的帶有解決措施的選項。這時考生要注意了,在一個句子內部除了“需要”之外,還有一個表示“并列”與“遞進”同時出現的關聯詞“既可以… …還可以… …同時也”這個“大”關聯詞中的內容與答案D的內容是“同義”替換(主旨概括題的階梯技巧和方法),也才是整個語段主要說明的問題所在。
此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是答案的設置上側重了細節,后一個分句中多種關聯詞同時出現有一定的干擾性。在此,建議考生對社會熱點一定保持持續關注,更重要的是對國考近3年的真題一定要非常熟悉。
(2)選詞填空——量化語境(提示性信息——突破口)
選詞填空與語境的聯系更為密切,其實,語境并不是高深莫測、抽象得摸不著看不到,語境也是可以量化的。也就是說,在選詞填空時命題人一定會給你提示性信息以便找到解答的突破口,否則在有限的時間內就不可能順利作答。此時,語境量化也就是說,結合不同的語段,語境可以有不同的量化形式。比如,在上述三省市2009年的聯考《言語理解與表達》的第25題中,語境(空的前后)分別可以量化為一個名詞:刀鋒和兩個動詞短語:“空中翻騰”、“屏住呼吸”——這就對應著兩個解題的角度—— “同義”替換的切入角度。
25.體操是一個結合了雜技和舞蹈的體育運動,它的魅力在于那種刀鋒上的平衡與美感,在于每一秒都讓人______,運動員在空中翻騰的時候,即使不在現場的觀眾,也會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直到運動員穩穩落地。
A.心曠神怡 B.賞心悅目
C.戰戰兢兢 D.如癡如醉
【解讀】第一個角度:空的前面可以概括為“體操的魅力在于刀鋒上的平衡與美感”,想象一下“刀鋒”上的表演,人們一定是“戰戰兢兢”即答案C,考生在語段也就是所謂的語境中找到一個名詞就可以順利的解答該題,馬上就可以排除掉其他三個答案。
第二個角度:在空的后面找到“空中翻騰”和“屏住呼吸”兩個動詞短語,和著兩個動詞短語能“同義”替換、意思接近的也只有答案C,戰戰兢兢。
2009年是各省市區公務員首度推行聯考改革試點工作的一年,這對探索地方公務員考試道路有著極不尋常的意義。正因如此,解析2009年天津、陜西、湖北三省市題型、題量分布、考查的特點,不僅可以為2010年可能會再次進行聯考的陜西、天津、海南等省市的考生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可循的備考思路,還可以為聯考其他省份的考生提供復習和備考的思路。廣大考生在疑慮、甚至迷茫的同時,一定要堅信,無論是從命題、出題的規范化、科學化方面,還是考查題型的簡化方面,公考改革得到實惠的一定是考生,勤奮刻苦、尋找規律才是公考制勝亙古不滅的法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