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事件排序題的過程是這樣的,每道題給出五個事件,每個事件是以簡短語句表述的,接著給出四種假定發生順序的數字序列,考生來選擇其中很合乎邏輯的一種事件順序。在回答這種問題時,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要根據自己的知識和對事件間的邏輯關系的理解做些補充或合理假設,但要以很少的假設來聯系和安排這五個事件的發生順序。
為了讓大家對題目有個基本的認識,讓我們先來看兩道例題。
例1:
①物業多次維修 ②購買新房 ③要求物業賠償
④泡壞家具 ⑤新房漏雨
A.②⑤④①③ B.③②⑤④① C.②④①③⑤ D.④①③②⑤
解答:此題正確答案為A。購買新房——新房漏雨——泡壞家具——物業多次維修——要求物業賠償,這一事件發生的順序相對于其它順序而言很為合理。
例2:
(1)林凱到電視臺做實習記者 (2)采訪在華外國留學生
(3)暑期學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4)結交很多外國朋友
(5)感到自己的英語不好
A.3—1—2—5—4 B.3—5—4—1—2
C.1—2—5—3—4 D.3—4—5—1—2
解答:此題正確答案為A。暑期學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3)林凱到電視臺做實習記者(1)采訪在華外國留學生(2)感到自己的英語不好(5)結交很多外國朋友(4),這一順序相對于其它順序而言很為合理。
第一個例題北京市09年公考第42題,第2道題是05年國家公考2類 的76題。通過這兩道題,相信大家對事件排序有了基本的認識,可能有的考生會覺得非常簡單,有的會覺得略花心思,相信很少有考生會覺得這兩道題很難。但實際上,這種感覺并不適用于所有的題目,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大家不妨再看一個例題。
例3:
①出臺政策救市 ②市場需求減弱 ③產品價格下跌
④金融風暴爆發 ⑤全球經濟低迷
A.⑤④③②① B.④⑤②③① C.④⑤③①② D。①④⑤②③
這道題是北京市09年公考第45題。這道題基本上沒有同學會選D,而選擇A,B,C的同學幾乎各占1/3,其實這道題答案是B,相信不少考生會大跌眼鏡吧。同時也會有一個感覺,那就是事件排序問題其實也不是所想象得那么簡單。為啥會這樣呢?其實,大家仔細看一下這道題之后就會發現,這道題的事件涉及相當的專業知識,對大多數即將參加考試的考生而言,對于經濟學的基礎知識也就局限于大學的公共課而已,想做對這道題是不容易的。
針對事件排序題的這種大多數題目簡單,極少數題目很難,少數題目中等的現象,我們建議考生采用如下的程序答題會很為快速。
首先我們要破除考生思想上的誤區。關于事件排序,有的考生認為,直接排就是很快很好的方法;有的考生認為,根據選項特點采用排除法才是很好的,還有的考生認為需要細致的解析五個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才能做出正確的答案。其實這三種想法都是有誤區的,尤其是第三種想法。其實,事件排序問題很重要的就是迅速的排出5個事件的順序,至于事件之間到底是條件關系還是因果關系或者其他關系,這些是無需計較的。只要能把先后順序排出來就足夠了。第一種想法的問題在于,有些事件的先后,其實不是特別明朗,比如,例1的物業多次維修和新房漏雨,這兩件事哪位先哪位后都是有可能的,這個時候,第一種想法就會遭遇困難。第2種想法的誤區在于,實際上對于很簡單的題目,看一遍之后順序自然就排出來了,無需解析選項,因為解析選項雖然能更有保證,但是看選項的過程本身也要花時間的。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采取綜合的方式,針對不同題目,采用結合型的思路。快速的方法是這樣的,首先,讀題干,如果足夠簡單,直接把順序排出來就可以了。如果很難,背景根本不熟悉,就采取放棄的思路,選擇一個感覺差不多的,千萬不要在這里花太多時間,因為花時間也很難做對。如果感覺是中等難度問題,就進入第2步,結合選項進行解析。在多數情況下,可采用排除法,即首先確定某環節必為最先發生或最后發生,或者確定某兩個環節必前后發生,進而對選項進行排除。
四個選項給出的四個順序也許沒有一個與你設計的最合理的順序相同,但其中必有一個是相對合理的,因此注意不要鉆“牛角尖”,認為沒有正確選項。
總之,事件排序問題簡單,但有個別題很難,所以為了做的又快又準,建議大家采用這種區分對待,兩步解題的思路。
行測更多作答思路和作答技巧,可參看2012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