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篇
考情分析:法律部分一直以來都是公務員考試的重點,07、08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甚至全考法律。地方各考試中,法律部分題目也比較多。雖然近幾年對法律部分的考查相對來說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是行測常識部分的考查重點之一。
重點章節:新法、行政法
重點知識舉例:
《選舉法》第十六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數,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鄉人口數相同的原則,以及保證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代表的要求進行分配。
省、自治區、直轄市應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由根據人口數計算確定的名額數、相同的地區基本名額數和其他應選名額數構成。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的具體分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
行政復議的申請:
《行政復議法》第十二條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臨考策略:法律知識考試難度較大,遇到模棱兩可的題目時,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可以考慮采取“原則判定法”,即運用生活中的基本的行為準則,根據事物產生、運行、發展的基本原理來進行解題。
二、科技篇
考情分析:科技部分的考查在地方公務員考試中出現頻率較高,主要涉及科技發展、高新技術、日常生活常識等等。
重點章節:空間技術、逃生小貼士
重點知識舉例: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當太陽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時,發出的強烈射電會擾亂地球上空的電離層,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甚至會出現短暫的中斷。
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場受到擾動,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地球兩極地區的夜空,常會看到淡綠色、紅色、粉紅色的光帶或光弧,這叫做極光。極光是帶電粒子流高速沖進那里的高空大氣層,被地球磁場捕獲,同稀薄大氣相碰撞而產生的。
火災逃生注意事項
1.逃生時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將口捂嚴,否則會有中毒和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軟組織窒息致死的危險。
2.在充滿煙霧的房間和走廊內,逃離時最好彎腰使頭部盡量接近地板,必要時應匍匐前進。
3.可通過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疏散,也可考慮利用窗戶、陽臺、屋頂、避雷線、落水管等脫險。
4.在無路逃生的情況下,可利用衛生間等暫時避難。避難時要用水噴淋迎火門窗,把房間內一切可燃物淋濕,延長時間。在暫時避難期間,要主動與外界聯系,以便盡早獲救。
5.對于低層樓層(三層以下)可跳躍逃生,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頭、床墊、大衣等柔軟物品,以便“軟著陸”。然后用手扒住窗戶,身體下垂,自然下滑,以縮短跳落高度。
臨考策略:科技常識中,經常是懂就懂,不懂就一點不懂,限于自身知識的有限性,考生大多會有部分科技題不會做的情況。考生可以考慮“絕對說排除法”,如果只有一個選項有絕對詞,可以考慮猜這個選項。
三、經濟篇
考情分析:經濟部分是公務員考試的常識知識點,雖然一直以為考查的題目都不會太多,但是卻是必考科目。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視。
重點章節: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重點知識舉例:
政府轉移支付:
政府轉移支付是指政府的社會福利等支出,它是一種不以購買本年的商品和勞務為目的而作的支付,如衛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軍人福利、失業救濟和各種補貼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轉移支付的作用是重新分配收入,即把收入的一部分由就業者轉向失業者,從城市居民轉向農民。有時,政府的某些支付不是從一些居民收入中征收的,如用增發貨幣、出賣債券所得來支付福利、救濟金,它顯然不帶有從一些居民手中轉移到另一些居民手中的特點,但由于它同樣不是政府直接用來購買商品和勞務,這種支付仍然被看作是轉移支付。
存款準備金率:
定義: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指以法律規定的商業銀行對于存款所必須保持的準備金的比例。商業銀行吸收存款后,必須按照法定的比率保留規定數額的準備金(法定準備金),其余部分才能用作放款。
準備率的高低因銀行類型、存款種類、存款期限和數額等不同而有所區別,如城市銀行的準備率高于農村銀行的準備率、活期存款的準備率高于定期存款的準備率。法定準備金率有最高限和最低限。商業銀行為了獲取最大利潤,一般都愿意盡可能按最低準備率留準備金。中央銀行可以在法定的范圍內改變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準備率來調節貨幣和信用供給。如果要突破法定準備率的最高限或最低限,就必須請求立法機構授予這項權力。改變法定準備率被認為是一項強有力的調節貨幣供給的手段,但這種手段由于影響太強烈而不常使用。
臨考策略:經濟部分考查雖然以理論知識為主,但是其理論都不可能脫離實際,因此在遇到不會的經濟題的時候,考生可以考慮采用“現實聯想法”,即拋卻專業知識從現實生活現象中去找聯系。
四、人文地理篇
考情分析:人文地理知識是近年公務員考試的一個重點,考試的范圍越來越廣,考查的方式也越來越靈活,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知識廣博度。
重點章節:科技碩果、名家名篇、地震與地震帶
重點知識舉例:
造紙術:
發明:西漢前期。
發展:東漢,105年,蔡倫造蔡侯紙。
傳播:4世紀東傳至朝鮮、日本,8世紀西傳至中亞、阿拉伯、非洲、歐洲。
《詩經》: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的一個光輝起點。
《詩經》的體例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劃分為風、雅、頌三類,從思想性和藝術價值上看,頌不如雅,雅不如風。
《詩經》里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地震:
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區所造成的破壞程度是不相同的。某一地區地面所受的影響和破壞強度,用地震烈度來表示。地震烈度的大小同震級、震中距離遠近等有直接關系。在一般情況下,震級越大,烈度也越大。在同一次地震中,離震中越近,烈度越大;離震中越遠,烈度越小。同時,烈度大小也和震源深淺、地質構造、地面建筑等有關。在距震中一樣遠的地方,有時烈度相差很大。
臨考策略:這部分的考試考點很雜,很多知識點的考查都可能出現記憶模糊的狀況。建議考生在不確定的時候,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五、時政篇
考情分析:時政知識在地方考試中不僅經常作為背景而出現,還會直接考查的題目出現,即所謂的“填空題”。并且,這部分題目很多,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重點章節:近一年的時政條目、近半年的重要文件
重點知識舉例:
國務院2月10日在京召開全國糧食生產電視電話會議,溫家寶總理作重要講話。他強調,穩定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是管理好通脹預期、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的基礎,也是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更加注重穩定物價總水平,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
2011的經濟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臨考策略:時政知識的考查,一般考國內的較多,國外的較少。在遇到不太會的時政知識的時候,選國內的選擇正確率較高。
行測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2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