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大号bbwassbigav头交_韩国美女一区_毛毛片在线看_久草视频在线看_一级性色

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站
網站地圖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主頁  >> 行測資料  >> 其它   
其它
2012年行測指導:常識判斷之國情社情
http://www.ikeluosi.com       2012-01-21      來源:浙江公務員考試網
【字體: 】              

  在行測考試中,常識判斷部分相較其他板塊最大的特點是涉及面廣,測查的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領域。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題目難易區分度明顯。下面為廣大考生總結了國情社情高頻考點,助考生高效備考。


  考點一:我國的國土概況


  中國位于北半球,北回歸線穿過南部。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第4位為美國。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1/15,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陸上疆界從中朝邊界的鴨綠江起,到中越邊界的北侖河止,長達22000多千米,共有14個陸上鄰國。

  我國有18000千米長的海岸線,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韓國、日本、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我國陸地地形多種多樣,五種基本類型都有,但以山地33%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區包括山地、丘陵、崎嶇高原,山區總面積約占陸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是我國的四大高原,它們集中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上。

  四大盆地: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它們多分布在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中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準噶爾盆地呈不等邊三角形。柴達木盆地是中國地勢最高的盆地,東南多鹽湖沼澤。四川盆地是中國著名的紅土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稱,是中國各大盆地中形態最典型、緯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此外,吐魯番盆地是中國地勢最低的盆地(最低點艾丁湖-154米)。

  三大平原:我國地勢平坦、面積遼闊的平原主要分布在第三階梯上,其中,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的三大平原。

  島嶼與半島: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分別是我國第一、第二、第三大島。舟山群島、廟島群島、澎湖列島、南海諸島是我國的四大群島。浙江省是我國島嶼分布最多的省。我國的半島自北向南有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

  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咸水湖,也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湖泊,東部平原的湖區有著名的五大淡水湖群,它們是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和巢湖。長江是亞洲第一大河,黃河為亞洲第二大河。我國的河流總長度達226800公里,徑流總量約為26000億立方米,相當于全世界河川徑流總量的6.8%。


  考點二:氣候概況


  我國的季風氣候十分顯著,大半個中國都受季風氣候影響。主要有溫帶季風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還有云南的西雙版納(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控制和太平洋東南季風的影響)等部分地區的熱帶季風性氣候。另外,中國的西北地區由于身居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少。而西南地區是高原山地氣候。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北為溫帶季風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為幾個主要方面:(1)季風氣候明顯,冬夏盛行風向有顯著的變化,隨季風的進退,降水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2)大陸性氣候強,影響的范圍廣,冬夏兩季的平均氣溫與同緯度其他國家或地區有較大差異,冬季氣溫低于同緯度地區,夏季氣溫高于同緯度地區,氣溫年較差大。(3)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不僅地處溫帶、亞熱帶、熱帶各種氣候帶,而且由于地形崎嶇,往往在不同范圍內形成不同尺度的氣候差異。(4)水熱同期,利于農牧業生產,但氣候的穩定性差,旱澇、低溫、凍害、臺風、冰雹等氣候災害發生的頻率高,影響范圍廣,防災減災的任務繁重。

  我國氣候之最:我國最冷的地方在黑龍江的漠河鎮;我國最熱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魯番盆地;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屬臺灣省的火燒寮;我國最干旱的地方當屬新疆、青海的大沙漠了;我國陽光最充足的地方是青海的冷湖。

 


    考點三:資源、能源


  我國位于東半球,地處歐亞大陸東部,面臨太平洋。我國的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國人均占有土地面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世界排名第120位。因而,總的來說,我國是一個土地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

 

中國土地資源分布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水害災害頻繁的國家。水資源總量排在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之后,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國的人口眾多,人均年占有量只有2500m3,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排在世界第110位,已經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據統計,我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相當于世界水力資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其次為俄羅斯、巴西、美國、加拿大、剛果(金)。

  我國是礦產資源大國,又是礦產資源小國。從礦產資源總量來看,我國堪稱礦產資源大國,但從人均占有資源量來看,我國卻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僅居世界第80位,如:煤炭人均擁有量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氣人均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因而實際上又是一個資源小國。我國是世界上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素有“稀土王國”之稱,而白云鄂博稀土礦是我國最大的稀土礦,約占全國總儲量的90%以上,約占世界探明礦藏量的72%。從種類上說,我國是唯一一個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特別是軍事用途突出的重稀土,我國占有的份額更多。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山西、內蒙古、陜西、河南、山東、河北一帶,以及安徽和江蘇兩省北部,新疆、貴州、云南、黑龍江等省、區也不少。我國東南沿海各省煤炭資源較少。山西省煤的探明儲量占全國煤探明儲量的1/3,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

  五大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山西、鄂爾多斯盆地、內蒙古東部地區、西南地區和新疆。


     考點四:人口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約占世界的1/5。以黑龍江省黑河至云南省騰沖一線為界的東南地區,面積411.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占全國的94.4%;西北一側,面積548.3萬平方公里,人口占全國的5.6%。55個少數民族人口為10449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8.41%。各少數民族人口數量相差較大,如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壯族有1700萬人,而赫哲族只有4000多人。超過400萬的少數民族有:壯、滿、回、苗、維吾爾、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十二五”時期,我國將出現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60歲以上老年人將由1.78億增加到2.21億,老年人口比重將由13.3%增加到16%,人口老齡化進程將加快,社會養老保障和養老服務需求將大量增加。2011年7月11日,在天津召開的“7·11世界人口日”紀念大會上,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李斌指出,老齡化趨勢加快、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偏高、流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新時期人口發展的突出矛盾。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11年8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會議確定了“十二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的重點任務,聽取了2010年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失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工傷和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決算情況的匯報,要求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今年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納入預算編報范圍,明年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納入編報范圍。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

  1.總人口。約為13.7億。

  2.人口增長。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增長5.84%,年平均增長率為0.57%。

  3.性別構成。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為105.20。我國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

  4.年齡構成。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29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3.36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占總人口的13.26%,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

  5.民族構成。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長5.74%;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長6.92%。

  6.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為38788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為26779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30413094人,文盲率由6.72%下降為.08%,下降2.64個百分點。

  7.城鄉人口。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我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萬人,占總人口49.68%。

  8.東、中、西部人口。東部地區人口占31個省(區、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區占26.76%,西部地區占27.04%,東北地區占8.22%。

  9.各省人口總數排名。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蘇省。廣東省成為中國人口最多省份。

 

      考點五:我國經濟發展成就

 

經濟指標

數據(2010年)

國內生產總值

39.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3%,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財政收入

8.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1.3% 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位

進出口外貿總值

29727.6億美元,同比增長34.7%世界第二大進口國全球第一出口大國

外匯儲備

28473億美元 2010年年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6227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升值3.0%。

黃金儲備

1054.1噸,占外匯儲備比例為1.7% 中國內地黃金儲備總額世界排名第六

三次產業結構

第一產業增加值40497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86481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171005億元,增長9.5%。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已接近第二產業。

糧食總產量

54641萬噸,比上年增長2.9% 連續7年增產,連續4年產量超過5億噸。

經濟結構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上年回落了6.2個百分點;外貿順差規模連續第二年縮減,2010年下降6.4%;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92%;高新技術產業2010年增長16.6%,增速比上年加快了8.9個百分點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積極進展

經濟增長速度

比上年增長10.3%創下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

消費價格指數(CPI)

CPI比上年上漲3.3%

城鄉居民收入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長11.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增長14.9% 2010年農村居民收入增速1998年以來首次快于城鎮

 

      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居民消費率上升。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工業結構繼續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突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城鎮化率提高4個百分點,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

  科技教育水平明顯提升:九年義務教育質量顯著提高,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87%。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2%,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3.3件。

  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成效顯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億畝。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別減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別減少10%。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積量增加6億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全國總人口控制在13.9億人以內。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達到74.5歲。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年均增長7%以上。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到3.57億人,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提高3個百分點。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3600萬套。貧困人口顯著減少。

  社會建設明顯加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明顯提高。社會管理制度趨于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財稅金融、要素價格、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互利共贏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考點六:主要民生工程


  水利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2010年12月31日通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這是新世紀以來連續第8個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提出,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重點城市和防洪保護區防洪能力明顯提高,抗旱能力明顯增強。全國年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

  中央水利工作會議2011年7月8日至9日在北京舉行。胡錦濤強調,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有利于水利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要堅持民生優先、統籌兼顧、人水和諧、政府主導、改革創新的原則。

 

我國主要的水利工程

工程與
項目

地位

成果

大型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

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電樞紐工程

具有防洪、發電、航運、供水等綜合效益。2006年已全面完成了大壩的施工建設。自2003年實現135米水位運行之后,三峽工程已累計發電3500多億千瓦時,三峽船閘累計通過貨運量已突破3億噸。三峽工程歷經17年的建設,已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初步設計任務基本完成。隨著175米試驗性蓄水的順利推進,三峽樞紐工程進入全面運行期,三峽工程建設已步入全面收尾階段。2010年10月26日,三峽水庫水位漲至175米,首次達到工程設計的最高蓄水位,標志著這一世界最大水利樞紐工程的各項功能都可達到設計要求

葛洲壩水利樞紐

三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樞紐除具有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外,主要任務是擔負三峽水電站的反調節,以解決三峽電站不穩定水流對其下游航道及宜昌港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同時,抬高水位,淹沒三峽大壩下游至南津關河段的險灘,降低這一河段的水流流速,改善水流流態,加大航道尺度,以改善這段峽谷河道的航行條件

都江堰

現存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側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運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

跨區域調水工程

東線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工程

從長江下游江蘇省揚州江都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上,并連接起調蓄作用的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出東平湖后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經隧洞穿黃河,流經山東、河北至天津。輸水主干線長1156公里;一路向東,經濟南輸水到煙臺、 威海,輸水線路長701公里。

中線工程

從長江中游北岸支流漢江加壩擴容后的丹江口水庫引水,跨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總干線全長1267公里。

西線工程

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壩建庫,開鑿穿過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補充黃河水資源的不足,主要解決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等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渭河關中平原的缺水問題。


 

      交通建設

  “十一五”期間,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建成了武漢至廣州、鄭州至西安客運專線,開通了京津、滬寧城際鐵路。縱橫我國南北東西總長達3.5萬公里的“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經過15年的建設已于2007年全部貫通。我國加速編織立體交通網,我國公路、水路、民航、郵政均迎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建設熱潮,取得前所未有的大發展,陸海空條條大道暢通,基本滿足了百姓出行需求。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繼續加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統籌規劃銜接,合理配置資源,逐步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到2015年,初步建成便捷、高效、綠色、安全的交通運輸體系。

  五縱七橫,是我國規劃建設的以高速公路為主的公路網主骨架,總里程約3.5萬公里。“五縱”指同江--三亞、北京--珠海、重慶--北海、北京--福州、二連浩特 --河口。“七橫”指連云港--霍爾果斯、上海--成都、上海--瑞麗、衡陽--昆明、青島--銀川、丹東--拉薩、綏芬河--滿洲里。

 

鐵路

時間

意義

唐山至胥各莊鐵路

1881年

由英國人設計,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

京張鐵路

1909年

中國人(詹天佑)自己勘測、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

成渝鐵路

1952年

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條干線鐵路

京津城際高鐵

2008年

中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

京滬高鐵

2008年-2011年

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建設里程最長、投資最大、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

青藏鐵路

1984年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

宜萬鐵路

2004-2010年

被譽為我國鐵路史上施工難度最大的山區鐵路工程

泛亞鐵路

2009年6月

它的建設將徹底使中國與東盟從交通運輸上聯為一體

  能源工程

工程與項目

成果

國家節能減排十大重點工程

·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工程、區域熱電聯產工程、余熱余壓利用工程、節約和替代石油工程、電機系統節能工程、能量系統優化工程、建筑節能工程、綠色照明工程、政府機構節能工程、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工程。

四大油氣進口通道

·東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哈油氣管道和中亞天然氣管道、西南中緬油氣管道及海上 ·有利于實現石油運輸渠道多元化,保障我國的能源供應安全

西氣東輸

· 西氣東輸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向東經過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最終到達上海,全長近4200千米。 ·對西部可以充分開發其資源,促進當地工業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對東部地區可以減輕能源壓力,調節能源消費結構,有利于環境質量的改善    ·西氣東輸是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條世界級天然氣管道工程,是國務院決策的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

西電東送

我國正在建設中的“西電東送”工程分北、中、南三大通道: ·北通道主要集中在華北和西北兩大地區。主要任務是將“三西(即內蒙古西部、山西、陜西)煤電基地和黃河上游水電站的電力送到京津唐地區 ·中通道將沿長江展開,長江是深谷型河道。隨著以三峽工程為中心的梯級水電站的開發建設,將有數萬千瓦的強大電力,源源不斷送往華中、華東和福建、廣東等地區 ·南通道以開發云南、貴州、廣西的水電為主,以開發貴州等地火電為補充,向廣東等東部用電負荷中心送電

 

    考點七:2011年科技發展成果


  天宮一號(Tiangong-1)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它的發射標志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按照計劃,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將在兩年內依次與天宮一號完成無人或有人交會對接任務,并建立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準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設計之初,便確定了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即第一步,實現天地往返,航天員上天并返回地面; 第二步,實現多人多天飛行、航天員出艙和太空行走、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等多項任務,并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第三步,建立空間站。

  神舟八號無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個,也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進入批量生產的代表。神八已于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10秒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升空后,“神八”將與此前發射的“天宮一號”實現交會對接,并和此后的神舟九號、十號一起組成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

  7月27日5時4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第九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組網的第四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第九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又邁出堅實一步。

  大亞灣核電基地建設經驗總結大會暨嶺澳核電站二期2號機組投產儀式8月26日在深圳舉行。嶺澳二期的建成投產也標志著我國自主品牌的核電技術CPR1000全面形成,實現了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的“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建設目標,表明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百萬千瓦級核電設備自主供應體系。大亞灣核電基地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改革開放初期為加強香港與內地的聯系、實現我國核電起步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

  8月25日,來自國家電網山東送變電工程公司的技術人員在西藏拉薩市林周縣的拉薩換流站安裝電容器塔。目前該換流站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換流站、青藏聯網工程的終點站。

  8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海軍通過改裝前蘇聯航母“瓦良格”號的首艘中國航母平臺早上10時許從海試海域回到大連,至此,我國航母平臺首次出海航行試驗順利結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十個擁有航母的國家。

  5月26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在京組織舉行風云三號B氣象衛星在軌交付儀式,衛星由研制部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正式交付給用戶中國氣象局。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風云三號B星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我國極軌氣象衛星真正實現了升級換代,也標志著我國氣象衛星跨越發展、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3月29日,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在中國航天員中心揭牌成立,這是我國在人因工程領域唯一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人因工程是新興的交叉學科,著眼解決“為人使用而設計”的工程問題,研究如何使機器、環境系統的設計符合人的身體結構和生理心理特點,確保人安全、健康、高效地工作。在我國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載人航天器、艙外航天服等工程研制都充分考慮到航天員生理和心理特性,體現了人機協同的設計理念。

 

  考點八:公務員職業道德

 

  國家公務員職業道德具有以下基本內涵:愛國忠民,愛崗敬業;遵紀守法,依法行政;服務群眾,勤奮工作;清正廉潔,艱苦樸素;刻苦學習,精通業務;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實事求是,誠實守信。忠于國家是公務員的天職。服務人民是公務員的根本宗旨。恪盡職守是公務員的立身之本。公正廉潔是公務員的基本品質。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功能:促進社會發展的功能;促進個體發展的功能;規范、引導功能;調節監督功能。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價值取向:

  基礎價值取向――謀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核心價值取向――建立健全責任監控機制

  根本價值取向――維護社會公正

  目標價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公務員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①世界觀,就是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自覺把人生追求和價值目標融入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奮斗之中;②權力觀概括起來是兩句話: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③事業觀,就是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懈奮斗。

  中國古代官德修養:官德修養是通過具體的德目表現出來的,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公畏慎勤、清儉和節、仁愛寬恕、平明志友、謙正忍敬、直智實達、淡靜藏謹、溫恭讓學等。官箴書是中國古代為官者入仕必讀書。官箴書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為指導,修身立德公正廉明始終被放在了重要位置。最主要的幾部官箴書:一是宋呂本中的《官箴》;二是元張養浩的《三事忠告》;三是清陳宏謀的《五種遺規》;四是清汪輝祖的《學治臆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科學命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中國整體社會價值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發揮著主導作用,決定著整個價值體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行測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2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
互動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热国产在线 | 毛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av国语|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 日日爱影院 | 偿还的影视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做爰视频免费 | 欧美一级免费看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 黄网站在线播放视频免费观看 | 毛片天天看 | 久久久av亚洲男天堂 | 色柚视频网站ww色 | 国产精品视频自拍 | 国产在线中文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胸 | 久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 a级欧美| av电影在线播放 | av在线免费观看不卡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8一贰佰 | 欧美亚成人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夜夜 | 国产精品伦视频看免费三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麻豆 | 国产高清成人久久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精 | 失禁高潮抽搐喷水h | 精选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国产九九 | 欧美日比视频 | 久久欧美亚洲另类专区91大神 | 99ri在线 | 国产影院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 久久99国产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