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的遺產一旦被看作鮮活的對象并與自己的人生體驗相結合,就成了活生生的東西,也就不會有尸臭了。一些學者專家教授的文章之所以那么僵硬呆板枯燥無趣,味同嚼蠟不堪卒讀,并不完全是一個文字表述能力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沒有把自己的研究對象看作活物,他們在研究木乃伊的同時把自己也變成了木乃伊。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的是( )。
A.歷史的遺產與人生體驗的關系 B.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關系
C.研究者的文字表述問題 D.一些歷史研究文章呆板無趣的原因
2. 人類發展速度比率的問題同人類文化各階段的相對長度直接有關。人類發展的速度自始至終是循著幾何級數遞增的,雖不是嚴格遵守這個規律,但基本上是如此。這一點不僅曾為歷史事實所證明,而且從理論上說,也不可能遵循其他的規律。因為每當人類獲得一項準確的知識之后,就變成了進一步獲得新知識的動力,就這樣一直推進到極其錯綜復雜的現代知識。因此,雖然人類在最早一個階段的進步速度最慢,在最近一個階段的進步速度最快,可是我們如果就這兩個階段的成就同全部成就的關系來估量,則最早一個階段的成就是相對量可能是最大的。我們認為下邊這種看法有可能會得到公認,那就是:人類在蒙昧階段的進步就其對人類整個進步過程的關系而言,要大于野蠻階段的進步;同樣,人類整個野蠻階段所取得的進步要大于其后整個文明階段的進步。
作者提出這樣的看法是因為( )。
A.蒙昧階段最長,野蠻階段次之,文明階段最短
B.蒙昧階段取得進步所付出的勞動量最大,野蠻階段次之,文明階段最少
C.人類早期成就是以后發展的動力和基礎
D.人類智力的發展比具體成就更重要
3. “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做蛛絲一樣輕輕抹去……”
對上文畫線處所表達的“他”的情感態度,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不聞不問,置之度外 B.無動于衷,無怒于形
C.漠然處之,不予理睬 D.不屑一顧,極度蔑視
4. 藏羚羊屬于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列為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1物種,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的高原地區,另有零星個體分布在克什米爾地區。歷史上藏羚羊的數量曾經達到百萬只之多,20世紀最后20年,以藏羚羊絨為原料的世界上最昂貴的披肩莎圖什在西方極度流行,使越來越多的藏羚羊成為盜獵者槍口下的犧牲品,數量急劇下降。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的是()。
A.藏羚羊屬于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B.現在無法知道確切的藏羚羊種群數量
C.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區 D.藏羚羊數量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
5. 在下面文字的橫線處,填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句話。
公安干警及時趕赴現場偵察,中午12時。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獲,全部贓物和贓款也同時起獲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將其抓獲,全部贓物和贓款也同時起獲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獲,并起獲了全部贓物和贓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將其抓獲,并起獲了全部贓物和贓款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ikeluosi.com)參考答案解析)
1. A【解析】“歷史的遺產一旦被看作鮮活的對象并與自己的人生體驗相結合,就成了活生生的東西。”這句話是材料的中心。后面則是對這一中心的具體闡述和例證。材料主要強調了研究對象應該是“活生生”的東西,也就要和自己的人生體驗相結合,即人文研究者的人生體驗對研究歷史遺產的重要性。B項的范圍過大,C、D理解片面,只有A項概括了題干的主要內容。
2. C【解析】題干中“這樣的看法”是指代原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簡言之“人類早期階段取得的進步要大于其后階段的進步”。根據原文“就其對人類整個進步過程的關系而言”可知C項的表述是正確的,它是從精神實質上回答了“原因”。作者在這里提出“人類早期階段取得的進步要大于其后階段的進步”的看法,其“原因”之所以是“人類早期成就是以后發展的動力和基礎”,是因為立論的角度是“就其對人類整個進步過程的關系而言”。如果不是這個角度,立論就站不住腳,更談不上尋找立論的“原因”了。
A項從時間長短來談,不符合文意要求。B項從勞動量大小來談,也不符合原文表述,A、B兩項都只是表面上原因。D項進行的是橫向比較,而作者的看法是縱向比較,因此D項也應排除。
3. D【解析】這道題目難度較高,需要結合知識背景進行作答。這段話出自恩格斯1883年3月17日在倫敦海格特以墓安葬馬克思時所致的悼詞。根據原文“驅逐他”、“誹謗他”、“詛咒他”的是無產階級的敵人--資產者及其政府。要求考生辨別對于他們的驅逐、誹謗、詛咒,馬克思采取的何種態度。A項說“不聞不問,置之度外”,就是不理睬不過問,完全放在自己的考慮之外。B項說“無動于衷,無怒于形”,就是內心毫無所動,臉上也沒有怒色。C項說“漠然處之,不予理睬”,就是對這些毫不關心,冷淡地對待不去理睬。D項說“不屑一顧,極度蔑視”,就是說認為這一切不值得考慮,表示極度的輕視。其中A、C兩項表述不妥,因為馬克思對于資產階級的行動絕不是毫不理睬,不聞不問,而是洞若觀火,了然于心,只是覺得不值一提而已。B項的“無動于衷”也不確切,而且該項只提到了表面現象,沒有揭示本質。只有D項才能符合畫線處所表達的情感態度。
4. A【解析】這個段落所圍繞的中心句其實在段首,即“藏羚羊屬于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其后面的文字都是介紹“藏羚羊”的,如“分布”“數量減少的原因”等,因此文段的中心應該是“藏羚羊屬于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即A選項。
5. D【解析】本題考查了語句銜接的能力。要使語句銜接連貫自然,首先要做到話題統一。本題中,前面已經明確了主語是“公安干警”,因此,后面應該繼續就這個陳述對象往下說,是“公安干警”“將其抓獲”,也是“公安干警”起獲了全部贓物和贓款,因此只能填D項。其他三句都轉換了陳述對象,或從“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或從“贓物和贓款”的角度來陳述,明顯打破了語句的連貫,不夠流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