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產業來開發,將文化資源全面推向市場,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成為市場運行大環節中的一個有效組成部分。而傳統民族體育、傳統文藝表演、傳統人文景觀,都將可以成為企業營銷的好場所。因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僅要靠引進外資,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建立高效的激勵機制等等,而且需要一個企業的良好形象。一個企業的形象效果以及產品的營銷戰略不僅重要,而且文化與經濟將有效互補,共同繁榮。
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論點,即( )。
A.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一種有待開發的產業
B. 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圍
C. 市場經濟條件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可以轉化成巨大的經濟價值
D. 少數民族的文化與經濟有效互補,共同繁榮
2.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一共提到680多個人物,其中只有一個是中國人,叫王茂蔭(1798-1865),安徽人,1832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他的貨幣觀點及鈔幣發行方案最為引人注目,著有《王侍郎奏議》傳世。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在談到貨幣或商品流通、論述“強制流通的國家紙幣”問題時,以第八十三條大段注釋的方式專門提到了中國理財官王茂蔭及其主張“暗將官票寶鈔改為可兌現的鈔票”的觀點。
最適合做本段文字標題的是( )。
A. 中國的王茂蔭與馬克思的《資本論》
B. 《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
C. 中國清代的理財官王茂蔭
D. 中國封建社會貨幣理論的最高成就者
3.建立和推行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開闊了用人部門選擇公務員的視野;給社會上有知識、有能力、愿意成為公務員的人提供了在平等基礎上憑真才實學競爭的機會;有利于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從而為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國家公務員隊伍創造了條件。它增加了選人的透明度,將選人置于社會、群眾和輿論的監督之下,促進了政府機關的廉政建設,從機制和制度上防止了進人用人過程中的不正之風。它建立了一種奮發向上的機制,鼓勵、引導廣大青年認真學習、勇于實踐、不斷進取,有助于促進全社會形成一種重才、愛才、惜才、用才的良好風氣。它豐富和發展了人才選拔方法,有利于促進全社會人才資源的整體開發。
這段話的中心思想是( )。
A.推行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有諸多好處
B.推行公務員制度有很多好處
C.推行公務員制度有利于選人
D.公務員錄用考試制度有利于社會人力資源的開發
4.在青年期,我們通過與同伴的來往,表露各自的喜、怒、哀、樂,促進情感交流,使自己能為別人所接受、理解、關心、喜愛,尤其是親密的交往,使人感到自己有朋友,有可以依戀的人。由此而產生發自內心的慰藉,免于內心孤獨感、失落感的產生。
這段話主要描述的是( )。
A. 人際交往對青年心理上的重要作用
B. 人際交往對青年身體上的重要作用
C. 人際交往對青年身心健康所起的重要作用
D. 人際交往促進青年的情感交流
5.微博注冊的方式很簡單,瀏覽者只要登記個電子郵箱地址,設置好密碼就可成為微博用戶了。寫微博的要求不高:只需撰寫只言片語,便可宣泄情感。所以,只要使用者會電腦打字或者發手機短信,便可以將自己的情感以簡短快捷的形式發布出去。此外,微博的界面設置方式使得信息瀏覽也變得更加方便,而且一條微博的內容僅相當于兩三條手機短信,花費不了多長時間。在這個信息過剩、人們的注意力被嚴重瓜分的時代,微博更符合人們快速閱讀的需求。
與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
A、微博使用門檻低、信息發布簡便易行
B、微博界面的設置便于使用者瀏覽信息
C、使用者可以借助微博宣泄自己的情感
D、微博的內容更迎合現代人閱讀的需求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ikeluosi.com/)解析 題目或解析有誤,我要糾錯。
1.C【解析】這段話的重點是說怎么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轉化成巨大的經濟價值,我們解題時應該抓住關鍵詞“而且”,表示遞進關系。這段話一、二句是中心,選項C最切合題意。
2.B【解析】本段文字主要講的是《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及提到他的原因,而不是講王茂蔭與《資本論》的關系,所以B正確,A不正確。CD兩項的表述在文段中體現不出來。
3.A【解析】本段話的中心思想是建立與推行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好處。B、C項都是指公務員制度,而文中卻是指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而D項只是推行公務員考試錄用考試諸多好處中的一個部分,不夠全面,故選A。
4.A【解析】文段主要介紹了青年期的人際交往對于青年心理上產生的一系列積極的影響,并沒有提及對青少年身體上的影響。所以可以排除B、C,D選項只是人際交往的一個積極表現,不是文段的重點。
5.D【解析】細節推斷題。把各個選項帶回原文看是否符合文義。D選項中的“微博的內容”在原文當中并未提及,屬于無關項,與原文不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