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時事
2009年浙江村官考試真題及答案
http://www.ikeluosi.com 2010-06-03 來源:浙江公務員考試網
2009年浙江村官考試真題
一、的單項選擇題(從下列各題答案中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并將字母符號填入題后括號內)
1.《壇經》中記載:“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日風動,一僧日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段話表明惠能關于運動的基本觀點是( )。
A.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B.運動與物質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運動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式 D.精神是運動的主體
2.決定論和非決定論的分歧在于( )。
A.是否承認聯(lián)系的普遍性
B.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C.是否承認時間和空間與事物運動的內在統(tǒng)一性
D.是否承認事物運動的因果性和規(guī)律性的客觀普遍性
3.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發(fā)展的( )。
A.源泉和動力 B.方向和道路 C.形式和狀態(tài) D.結構和層次
4.衡量生產力性質的客觀尺度是( )。
A.勞動對象 B.生產工具 C.勞動者 D.生產管理
5.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 )。
A.思維對事物本質的概括和反映 B.用來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維形式
C.事物內在的本質的穩(wěn)固的聯(lián)系 D.事物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6.“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這句話表明( )。
A.人是研究社會歷史的出發(fā)點 B.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
C.歷史發(fā)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決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發(fā)展是歷史的原動力
7.關于我國已經具備了社會主義社會的一般特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
B.實行議會民主制和兩黨競爭的制度
C.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思想文化
D.以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經濟基礎
8.( )全面完成現(xiàn)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zhàn)略步署。
A.“八五”時期 B.“九五”時期 C.“七五”時期 D.以上答案都不對
9.我國黨和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 )。
A.中國政府承諾不以武力解決 B.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C.臺灣享有完全自治權 D.與有關國家共同談判解決
10.當今時代的主題是( )。
A.戰(zhàn)爭與革命 D.反對殖民主義 C.和平與發(fā)展 D.科學技術革命
11.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最重要一環(huán)是( )。
A.改善黨的領導 B.在全黨認真進行馬列主義基本理論的教育
C.加強對黨的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 D.完善民主集中制
12.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是( )。
A.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 B.民主集中制原則
C.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原則 D.公平、的公正、的公開的原則
13.我國法律對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則是( )。
A.屬地主義原則 B.只采用屬人主義原則
C.屬地主義與屬人主義相結合的原則 D.普遍管轄原則
14.某甲與某乙有仇,遂尋機報復。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帶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為屬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預備 C.犯意表示 D.不構成犯罪
15.自治區(qū)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生效的條件是( )。
A.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B.報全國人大批準后生效
C.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后生效 D.報國務院批準后生效
16.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 )。
A.民事權利 B.民事義務
C.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 D.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
17.改編、的翻譯、的注釋、的整理已有的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屬于( )。
A.創(chuàng)作新作品的著作權人 B.原作品著作權人 C.繼受著作權人 D.合作著作權人
18.我國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對行政案件實行( )。
A.合理性審查原則 B.合法性審查原則
C.合法性審查原則,但也有例外 D.合法性審查原則為主,合理性審查原則為輔的原則
19.圍繞組織目標,制定實施方案,在政府管理運行中所處在的階段為( )。
A.計劃職能 B.組織職能 C.領導職能 D.控制職能
20.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是:( )。
A.承包制 B.公司制 C.租賃制 D.股份制
21.管理者的能力素質、的管理手段的高低與管理的幅度和層次成( )。
A.正比關系 B.反比關系 C.不可比 D.對比關系
22.以下機構中,( )不屬于行政決策咨詢系統(tǒng)。
A.河北省設立的政策研究室 B.國務院研究室 C.國家高級領導人的專家參謀集團 D.部委辦公廳的綜合處
23.公文的主體部分是( )。
A.標題 B.正文 C.作者 D.印章或簽署
24.內容重要并緊急需要打破常規(guī)優(yōu)先傳遞處理的文件,叫作( )。
A.平件 B.加急件 C.特急件 D.急件
25.制發(fā)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取決于( )。
A.機關黨政一把手 B.行為對象及行文內容 C.執(zhí)筆者本人 D.行文機關及行文內容
26.辦公室更改電話號碼,可用( )公布周知。
A.通知 B.通告 C.啟示 D.布告
1.《壇經》中記載:“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日風動,一僧日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段話表明惠能關于運動的基本觀點是( )。
A.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B.運動與物質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運動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式 D.精神是運動的主體
2.決定論和非決定論的分歧在于( )。
A.是否承認聯(lián)系的普遍性
B.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C.是否承認時間和空間與事物運動的內在統(tǒng)一性
D.是否承認事物運動的因果性和規(guī)律性的客觀普遍性
3.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發(fā)展的( )。
A.源泉和動力 B.方向和道路 C.形式和狀態(tài) D.結構和層次
4.衡量生產力性質的客觀尺度是( )。
A.勞動對象 B.生產工具 C.勞動者 D.生產管理
5.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 )。
A.思維對事物本質的概括和反映 B.用來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維形式
C.事物內在的本質的穩(wěn)固的聯(lián)系 D.事物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6.“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這句話表明( )。
A.人是研究社會歷史的出發(fā)點 B.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
C.歷史發(fā)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決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發(fā)展是歷史的原動力
7.關于我國已經具備了社會主義社會的一般特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
B.實行議會民主制和兩黨競爭的制度
C.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思想文化
D.以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經濟基礎
8.( )全面完成現(xiàn)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zhàn)略步署。
A.“八五”時期 B.“九五”時期 C.“七五”時期 D.以上答案都不對
9.我國黨和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 )。
A.中國政府承諾不以武力解決 B.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C.臺灣享有完全自治權 D.與有關國家共同談判解決
10.當今時代的主題是( )。
A.戰(zhàn)爭與革命 D.反對殖民主義 C.和平與發(fā)展 D.科學技術革命
11.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最重要一環(huán)是( )。
A.改善黨的領導 B.在全黨認真進行馬列主義基本理論的教育
C.加強對黨的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 D.完善民主集中制
12.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是( )。
A.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 B.民主集中制原則
C.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原則 D.公平、的公正、的公開的原則
13.我國法律對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則是( )。
A.屬地主義原則 B.只采用屬人主義原則
C.屬地主義與屬人主義相結合的原則 D.普遍管轄原則
14.某甲與某乙有仇,遂尋機報復。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帶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為屬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預備 C.犯意表示 D.不構成犯罪
15.自治區(qū)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生效的條件是( )。
A.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B.報全國人大批準后生效
C.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后生效 D.報國務院批準后生效
16.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 )。
A.民事權利 B.民事義務
C.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 D.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
17.改編、的翻譯、的注釋、的整理已有的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屬于( )。
A.創(chuàng)作新作品的著作權人 B.原作品著作權人 C.繼受著作權人 D.合作著作權人
18.我國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對行政案件實行( )。
A.合理性審查原則 B.合法性審查原則
C.合法性審查原則,但也有例外 D.合法性審查原則為主,合理性審查原則為輔的原則
19.圍繞組織目標,制定實施方案,在政府管理運行中所處在的階段為( )。
A.計劃職能 B.組織職能 C.領導職能 D.控制職能
20.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是:( )。
A.承包制 B.公司制 C.租賃制 D.股份制
21.管理者的能力素質、的管理手段的高低與管理的幅度和層次成( )。
A.正比關系 B.反比關系 C.不可比 D.對比關系
22.以下機構中,( )不屬于行政決策咨詢系統(tǒng)。
A.河北省設立的政策研究室 B.國務院研究室 C.國家高級領導人的專家參謀集團 D.部委辦公廳的綜合處
23.公文的主體部分是( )。
A.標題 B.正文 C.作者 D.印章或簽署
24.內容重要并緊急需要打破常規(guī)優(yōu)先傳遞處理的文件,叫作( )。
A.平件 B.加急件 C.特急件 D.急件
25.制發(fā)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取決于( )。
A.機關黨政一把手 B.行為對象及行文內容 C.執(zhí)筆者本人 D.行文機關及行文內容
26.辦公室更改電話號碼,可用( )公布周知。
A.通知 B.通告 C.啟示 D.布告
二、的多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把所選答案的字母填入題后括號內)
1.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tài)有( )。 A.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 B.近代的機械唯物主義 C.辯證的唯物主義 D.庸俗的唯物主義
2.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它強調( )。
A.人們在改造世界活動中認識世界 B.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C.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D.認識有能動性,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
3.“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觀點( )。
A.顛倒了理論和實踐的關系 B.把理論當成實踐的來源和動力
C.揭示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D.肯定了理論對實踐的反作用
4.認識運動所以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反復,是因為( )。
A.事物矛盾的暴露有個過程 B.事物本身的復雜性 C.認識本身的復雜性 D.人類認識能力的有限性
5.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的作用是( )。
A.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 B.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C.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杠桿 D.迫使統(tǒng)治階級作某些讓步的重要手段
6.“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邁出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錯誤”。這句話意味著:( )。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絕對的因素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C.真理和謬誤是認識過程中的兩個階段
D.真理和謬誤的對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領域內才有絕對的意義
7.為規(guī)范收入分配,防止兩極分化,對過高收入要進行調節(jié),調節(jié)的主要措施有:( )。
A.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征管 B.提高出口退稅率 C.恢復征收利息所得稅 D.降低儲蓄利息率
8.股份制是現(xiàn)代企業(yè)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但“不能籠統(tǒng)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 )。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A.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手中,國家和集體控股,具有明顯的公有性
B.有公有單位人股是股份制,有企業(yè)職工人股是股份合作制
C.公有單位控股,有利于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D.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就是股份制,國有企業(yè)改革就是實行股份制
9.改革具有深刻性和廣泛性,這句話的涵義是( )。
A.它不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細枝末節(jié)的修補,而是一種根本性變革
B.它涉及到經濟體制、的政治體制和其它方面的體制的改革
C.它會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引起社會經濟生活、的政治生活、的文化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和思想觀念的一系列深刻變化
D.它從根本上取消社會主義
10.作為二種宏觀經濟調控手段,計劃手段( )。
A.既是一種行政手段,又是一種經濟手段,還是一種法律手段
B.要體現(xiàn)出黨的路線、的方針和政策
C.具有客觀性、的戰(zhàn)略性和政策性等特點
D.由國家權力機關批準通過,指令性計劃具有約束力
11.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原則是( )。
A.宏觀間接調控原則 B.計劃指導原則
C.集中和重點性原則 D.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綜合配套調控原則
12.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是( )。
A.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 B.社會團體的聯(lián)合組織
C.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的政治組織 D.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13.法律關系構成的要素為( )。
A.主體 B.客體 C.法律規(guī)范 D.權利和義務
14.假釋不適用于下列哪些對象?( )。
A.累犯 B.因搶劫被判無期徒刑的
C.因殺人而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的 D.因綁架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的
15.著作權人在其著作權受到不法侵害時,有權要求( )。
A.停止侵害 B.消除影響 C.恢復名譽 D.賠償損失
16.在刑罰執(zhí)行過程中,對于具有( )表現(xiàn)的犯罪分子,可以減刑。
A.服從監(jiān)管 B.悔改表現(xiàn) C.立功表現(xiàn) D.積極參加勞動
17.根據行政職權的產生和方式,行政主體可以劃分為( )。
A.授權性行政主體 B.內部行政主體 C.職權性行政主體 D.外部行政主體
18.有權提起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主體包括( )。
A.上級人民法院 B.上級人民檢察院 C.最高人民檢察院 D.各級人民法院院長
19.公務員考核應貫徹如下原則( )。
A.客觀公正 B.民主公開 C. 依法考核 D.定期抽查
20.國家公務員必須嚴格遵守的政治紀律有( )。
A.不得散布有損政府聲譽的言論
B.不得經商、的辦企業(yè)以及參與其他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C.不得組織或參加非法組織
D.不得組織或參加反對政府的集會、的游行、的示威等活動
21.回避的類別包括( )。
A.申訴回避 B.控告回避 C.任職回避 D.公務回避
22.公文處理的基本原則包括( )。
A.法制原則 B.質量原則 C.保密原則 D.集中統(tǒng)一原則
23.清退保密文件時,不正確的做法是( )。
A.摘錄文件內容 B.復制原文 C.按原文標注密級處理 D.按平件清退
24.可以用來發(fā)布規(guī)章的文件有( )。
A.命令 B.決定 C.通知 D.通告
1.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tài)有( )。 A.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 B.近代的機械唯物主義 C.辯證的唯物主義 D.庸俗的唯物主義
2.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它強調( )。
A.人們在改造世界活動中認識世界 B.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C.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D.認識有能動性,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
3.“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觀點( )。
A.顛倒了理論和實踐的關系 B.把理論當成實踐的來源和動力
C.揭示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D.肯定了理論對實踐的反作用
4.認識運動所以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反復,是因為( )。
A.事物矛盾的暴露有個過程 B.事物本身的復雜性 C.認識本身的復雜性 D.人類認識能力的有限性
5.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的作用是( )。
A.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 B.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C.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杠桿 D.迫使統(tǒng)治階級作某些讓步的重要手段
6.“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邁出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錯誤”。這句話意味著:( )。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絕對的因素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C.真理和謬誤是認識過程中的兩個階段
D.真理和謬誤的對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領域內才有絕對的意義
7.為規(guī)范收入分配,防止兩極分化,對過高收入要進行調節(jié),調節(jié)的主要措施有:( )。
A.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征管 B.提高出口退稅率 C.恢復征收利息所得稅 D.降低儲蓄利息率
8.股份制是現(xiàn)代企業(yè)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但“不能籠統(tǒng)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 )。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A.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手中,國家和集體控股,具有明顯的公有性
B.有公有單位人股是股份制,有企業(yè)職工人股是股份合作制
C.公有單位控股,有利于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D.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就是股份制,國有企業(yè)改革就是實行股份制
9.改革具有深刻性和廣泛性,這句話的涵義是( )。
A.它不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細枝末節(jié)的修補,而是一種根本性變革
B.它涉及到經濟體制、的政治體制和其它方面的體制的改革
C.它會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引起社會經濟生活、的政治生活、的文化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和思想觀念的一系列深刻變化
D.它從根本上取消社會主義
10.作為二種宏觀經濟調控手段,計劃手段( )。
A.既是一種行政手段,又是一種經濟手段,還是一種法律手段
B.要體現(xiàn)出黨的路線、的方針和政策
C.具有客觀性、的戰(zhàn)略性和政策性等特點
D.由國家權力機關批準通過,指令性計劃具有約束力
11.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原則是( )。
A.宏觀間接調控原則 B.計劃指導原則
C.集中和重點性原則 D.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綜合配套調控原則
12.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是( )。
A.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 B.社會團體的聯(lián)合組織
C.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的政治組織 D.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13.法律關系構成的要素為( )。
A.主體 B.客體 C.法律規(guī)范 D.權利和義務
14.假釋不適用于下列哪些對象?( )。
A.累犯 B.因搶劫被判無期徒刑的
C.因殺人而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的 D.因綁架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的
15.著作權人在其著作權受到不法侵害時,有權要求( )。
A.停止侵害 B.消除影響 C.恢復名譽 D.賠償損失
16.在刑罰執(zhí)行過程中,對于具有( )表現(xiàn)的犯罪分子,可以減刑。
A.服從監(jiān)管 B.悔改表現(xiàn) C.立功表現(xiàn) D.積極參加勞動
17.根據行政職權的產生和方式,行政主體可以劃分為( )。
A.授權性行政主體 B.內部行政主體 C.職權性行政主體 D.外部行政主體
18.有權提起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主體包括( )。
A.上級人民法院 B.上級人民檢察院 C.最高人民檢察院 D.各級人民法院院長
19.公務員考核應貫徹如下原則( )。
A.客觀公正 B.民主公開 C. 依法考核 D.定期抽查
20.國家公務員必須嚴格遵守的政治紀律有( )。
A.不得散布有損政府聲譽的言論
B.不得經商、的辦企業(yè)以及參與其他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C.不得組織或參加非法組織
D.不得組織或參加反對政府的集會、的游行、的示威等活動
21.回避的類別包括( )。
A.申訴回避 B.控告回避 C.任職回避 D.公務回避
22.公文處理的基本原則包括( )。
A.法制原則 B.質量原則 C.保密原則 D.集中統(tǒng)一原則
23.清退保密文件時,不正確的做法是( )。
A.摘錄文件內容 B.復制原文 C.按原文標注密級處理 D.按平件清退
24.可以用來發(fā)布規(guī)章的文件有( )。
A.命令 B.決定 C.通知 D.通告
三、判斷正誤(正確的劃“√”,錯誤的劃“x”)
1.地理環(huán)境越來越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
2.分配關系是生產關系的基礎。
3.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發(fā)展的方向和道路。
4.在矛盾雙方力量的對比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
5.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guī)律是質變量變規(guī)律。
6.假象是從反面歪曲表現(xiàn)本質的現(xiàn)象。
7.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毛澤東思想、的鄧小平理論,是統(tǒng)一的科學體系。
8.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鏟除了民族壓迫,民族問題也隨之消失。
9.“一國兩制”已經在香港獲得了實現(xiàn)。
10.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11.鄧小平理論初步回答了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如何建設、的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問題。
12.貨幣政策就是通過貨幣的需求量,使貨幣的需求量和供應量相適應,從而實現(xiàn)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平衡。
13.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民事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14.判決書、的委任狀、的逮捕證等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是法。
15.法的性質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的,并且也受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
16.在法學上,一般認為,劃分法律部門的主要依據是法律調整的對象和方法
17.行政處罰適用于有違法失職行為的國家公務員。
18.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且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guī)范。
19.目前,我國政府層級職能在憲法或法律上有明確規(guī)定。
20.政府職能的實施主體是各級國家機關,其本質上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受人民委托行使行政權力。
21.國務院組成機構是國務院機構的主體,具體包括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務院直屬機構。
22.批復是答復下級請示的文件,是下級在沒有指示的情況下用來指導工作的
23.公文的標題通常由作者、的事由、的文種三部分構成,為了文字簡練,可以將文種省略。
24.聯(lián)合行文時,必須做好會簽工作,使各機關或部門領導人均履行簽發(fā)手續(xù)
1.地理環(huán)境越來越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
2.分配關系是生產關系的基礎。
3.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發(fā)展的方向和道路。
4.在矛盾雙方力量的對比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
5.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guī)律是質變量變規(guī)律。
6.假象是從反面歪曲表現(xiàn)本質的現(xiàn)象。
7.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毛澤東思想、的鄧小平理論,是統(tǒng)一的科學體系。
8.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鏟除了民族壓迫,民族問題也隨之消失。
9.“一國兩制”已經在香港獲得了實現(xiàn)。
10.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11.鄧小平理論初步回答了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如何建設、的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問題。
12.貨幣政策就是通過貨幣的需求量,使貨幣的需求量和供應量相適應,從而實現(xiàn)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平衡。
13.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民事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14.判決書、的委任狀、的逮捕證等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是法。
15.法的性質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的,并且也受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
16.在法學上,一般認為,劃分法律部門的主要依據是法律調整的對象和方法
17.行政處罰適用于有違法失職行為的國家公務員。
18.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且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guī)范。
19.目前,我國政府層級職能在憲法或法律上有明確規(guī)定。
20.政府職能的實施主體是各級國家機關,其本質上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受人民委托行使行政權力。
21.國務院組成機構是國務院機構的主體,具體包括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務院直屬機構。
22.批復是答復下級請示的文件,是下級在沒有指示的情況下用來指導工作的
23.公文的標題通常由作者、的事由、的文種三部分構成,為了文字簡練,可以將文種省略。
24.聯(lián)合行文時,必須做好會簽工作,使各機關或部門領導人均履行簽發(fā)手續(xù)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 2.D 3.B 4.B 5.C 6.B 7.B 8.B 9.B 10.C
11.B 12.B 13.C 14.B 15.C 16.C 17.A 18.C 19.A 20.B
21.A 22.D 23.B 24.D 25.B 26.C
二、多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1.ABC 2.ABCD 3.CD 4.ABCD 5.ACD 6.BD 7.AC 8.AC 9.ABC 10.ABCD
11.ABCD 12.ACD 13.ABD 14.ABD 15.ABD 16.CD 17.AC 18.ABC 19.ABC 20.ABCD
21.BD 22.ABCD 23.ABD 24.AC
三、判斷正誤
三、判斷正誤
1.x 2.x 3.√ 4.x 5.x 6.√ 7.√ 8.x9.√ 10.√
11.√ 12.x 13.√ 14.x15.√ 16.x17.x 18.√ 19.x 20.x 21.x 22.x 23.x 24.√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