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謀求企業規模擴張與盈利突破當然無可厚非,但許多B2C(商家對消費者模式)企業也正在逐漸喪失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原本這些在各自領域內穩定成長彼此相安無事的B2C商家,因“提前”加入綜合產品線的戰局,不僅要與整合數百萬不同賣家C2C(消費者對消費者模式)貨源的淘寶比“多”,還要和同為B2B(企業對企業)的商家比拼影響力和市場份額,市場風險從而大大加劇。
下列各項中,我們不能夠通過文段得出的是( )。
A. B2C企業在市場中漸居弱勢地位
B. B2C企業試圖通過拓寬產品線以增加市場份額
C. 淘寶的經營模式是對C2C賣家進行整合
D. B2C企業的規模擴張行為加劇了自身的市場風險
2. 或許有人會認為人口多是環境資源壓力的主要來源,可以說30年前我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的時候的確是這樣,但是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當前造成我國資源環境主要壓力的已經不再是人口增長,而是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從現在看來,我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和辦法來協調人口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之間的關系。
本段文字主要說明( )。
A. 人口增長已經不再是我國資源環境的主要壓力
B. 我國資源環境的真正壓力是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
C. 我國已經沒有必要再繼續通過政策控制人口增長
D. 現階段中國經濟的發展降低了對資源環境的依賴
3. 通過經濟手段征稅,把碳排放作為一項成本,計入工業生產和個人生活中,在經濟學上順理成章,但在政治上卻有著極大的風險。既難以得到工業界的支持,也不容易說服選民。雖然是以碳排放名義征稅,卻往往會被認為是政府變相加稅,或者是通過人為增加成本來壓縮市場需求,不得人心。
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
A. 通過經濟手段征稅不得人心
B. 以碳排放名義征稅實質上是變相加稅
C. 對碳排放征稅的正反兩方面影響
D. 對碳排放征稅有極大的政治風險
4. 采購管理是企業競爭的基礎,對經營效益有著重大的影響,但是很多國內企業對它不夠重視。它們在采購時仍然以一些比較簡單的傳統方法為主,比如貨比三家、需求整合采購、多年期合同綜合談判等。使用這些方法過去確實能使采購價格逐年有所降低,不過這種“黃金時代”已經近乎終結。
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
A. 采購管理對企業經營效益有重大影響
B. 許多企業忽視了采購管理的重要性
C. 現階段企業已經不再適用傳統的采購方法
D. 企業需要構建新的采購戰略體系提高競爭力
5. 藝術性流程的靈活性、創造性和動態性,是純粹的科學流程無法效仿的。而且,對藝術性流程進行妥善的推行和管理,能夠創造差異性,使產品或服務不容易被模仿、大規模商品化或外包。數十年來,流程管理的鐘擺一直在傾向于標準化和科學控制這一邊?,F在,是認清科學流程的局限性,并考慮在何處恢復或保持“藝術自由”的時候了。
以上文字最有可能出現在一篇文章的哪個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
A. 開頭點題 B. 開頭立論
C. 文中過渡 D. 文末結論
(浙江公務員網http://www.ikeluosi.com)參考答案解析
1. A【解析】 細節判斷題。本段文字主要介紹了B2C企業通過謀求規模擴張與盈利突破而“提前”加入綜合產品線的戰局,造成了“逐漸喪失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風險從而大大加劇”的后果,但并不能由此推出其在市場中是居于強勢還是弱勢地位,故A選項表述錯誤,B項和D項表述正確。文段中提到淘寶是“整合數百萬不同賣家貨源”,故可以推出其經營模式是對C2C賣家進行整合,C項說法正確。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
2. A【解析】 主旨概括題。文段第一句的作用是引出下文:當前造成我國資源環境主要壓力的已經不再是人口增長,而是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第三句解釋“造成我國資源環境主要壓力的已經不再是人口增長”的原因。故本段文字是圍繞“人口增長已經不再是我國資源環境的主要壓力”這一觀點而展開的,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B項說法以次充主;C項和D項無中生有。
3. D【解析】 主旨概括題。文段第一句即主旨句,后兩句是對其原因的解釋說明。故D項是對主旨的最好概括。A項把話題主體指向通過經濟手段征稅,偷換概念,表述錯誤;B項屬于斷章取義;文段并沒有強調征收碳排放稅的影響,且絲毫沒有提到其正面影響,C項概括有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選擇D項。
4. C【解析】 主旨概括題。本段文字首句是在強調很多國內企業對采購管理并不重視;第二句對不重視的情況進行進一步說明:仍然采用傳統方法;第三句指出,用傳統方法就能使采購價格逐年降低的“黃金時代”已經近乎終結,意即這種方法已經不再適用,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A項、B項以次充主;文段只是對現實狀況的簡單敘述和評價,D項所述在文中并沒有直接體現,屬于過度推斷。
5. D【解析】 語句銜接題。通過略讀不難發現作者在本段中的主要觀點是對藝術性流程的推崇,并且是建立在和科學流程對比的基礎上的。前兩句是作者支持藝術性流程的原因,由其描述的概括性可以推測是對原因的總結,第三句是過渡性語句,仍可以歸入原因的范圍,最后一句是結論。那么本段文字作為文章開頭顯然過于唐突,有悖推論程序,排除A、B兩項;本段已是結論性的語段,論證并提出了最終觀點,也不可能是過渡的作用,排除C項。故而本題正確答案選擇D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