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模擬:訂火車票的“辛苦費”
【熱點模擬】
一對佛山的小夫妻利用開網店的便利,在網上替附近外來務工人員訂購火車票,每張收10元的“辛苦費”。結果,鐵警找上了門。他們被刑拘了。這一事件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之所以有很多人找小夫妻代購,原因在于現行的訂票制度把他們推向了短板,網絡與電話訂票要比車站、代售點早發售兩天,去車站排隊沒用了。鐵路有關部門規定,自2013年1月4日起,火車票互聯網、電話訂票預售期延長至20天(含當日),代售點和車站部分售票窗口預售期延長至18天(含當日)。而車站和代售點其實并沒有預留一部分票來賣。也不是說完全沒票,但動輒好幾百的高鐵票對絕大部分農民工來說實在是舍不得買的。
鐵道部提倡農民工電話訂票。可電話訂票甚至比網絡訂票還要復雜,撥通電話后要輸入乘車日期、驗證碼、車次。這前三步就夠很多人暈暈乎乎,還得事先查找好車次。當然,最麻煩的還是電話打不通。
鐵道部的確也推出了一些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優惠,主要是提前團購火車票。不過,這對大部分人不適用,因為這需要企業出面和鐵路部門簽訂協議才行,有的地方對企業也有門檻要求。另外,拋開企業夠不夠資質,肯不肯出面不談,還有一個大問題是,許多農民工也不可能提前一兩個月就能把自己回鄉日期定下來。什么時候放假、放多長假都不確定。
現階段我國鐵路售票體系存在的問題也不可回避。作為春運主體的外來務工人員普遍缺乏網購常識,鐵道部指定的購票官方網站又時常陷入“癱瘓”,所以,對鐵路售票壟斷現狀的改變勢在必行。鐵道部應考慮開放更多的電商平臺緩解集中購票壓力,鼓勵增設民間代售點,方便那些缺乏網購設備和經驗者購票,應靈活地運用市場機制化解購票難題,而不是人為地制造購票困難。打擊“黃牛黨”無可厚非,但執法行為必須令人信服才行。
其實,針對“倒賣車票”的法律和解釋的制定時間是在1999年之前,那時候火車票實名制和網絡購票都尚未出現,立法者在起草法律之時無法預見到未來購票方式的改變,這就需要執法者在適用法律時,額外考慮這些新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