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網http://www.ikeluosi.com/)訊 一份《申論》試卷的三道考題,需要經過6位閱卷老師在網上進行評判……想要在這份網上試卷中“動手腳”或是打個“人情分”,簡直是無從下手。
5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務員局組織考生和家長代表、人大、政協委員、行風政風評議員及自治區相關媒體記者,共計29名代表進入筆試閱卷現場進行觀摩監督。
在現場,考生代表王建剛看到閱卷現場先進的閱卷技術以及嚴密的閱卷過程心服口服。參加公務員筆試閱卷現場觀摩的考生和考生家長均是從前期120名報名者當中抽選的。
一如往年一般,自治區公務員局沒有事先通知任何一個代表閱卷現場在哪里,在該局統一集中報到后,所有代表統一乘車駛向閱卷現場。到達目的地后,一位代表想在觀摩后找車前來接,詢問具體地點,考務人員只說在“某單位附近”,始終也未說出詳細地址。各種通信工具被屏蔽、所有人員必須踮著腳尖、悄聲進入閱卷現場,雖然這些都是“老規矩”了,但是對于初次觀摩閱卷現場的不少代表來說,依舊很神秘。
在《申論》試卷閱卷點,進入代表眼中的是一排排散發著熱量的電腦顯示屏,還有數十個目不轉睛盯著電腦的閱卷老師。每個電腦顯示屏上,一部分超級干凈的白底試卷上,除了答題內容外,考生的任何信息都看不到,哪怕是考生在考試時不小心在試卷上滴上的墨水在這里也被掃描的“蕩然無存”,每個閱卷老師只能按照評分點評判這份毫無“人情味”的試卷。他們的閱卷速度和閱卷質量則被現場內的幾臺服務器全程監控著,稍微超過規定閱卷尺度,閱卷老師就需再加深學習“閱卷知識”。
“《申論》的閱卷能做到網上閱評,這樣就杜絕了‘人情分’的存在。整個閱卷關把好了,無門無路的考生心里自然也就踏實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家長代表欣慰地說。
新疆都市報記者了解到,為保證閱卷工作的客觀、公正,自治區人社廳專門與自治區教育廳進行協調,通過組織推薦、審查,最后從各高校選派了65名政治素質優良、作風紀律嚴謹,并且具備與此次考試內容相關專業知識及專業資質水平的人員參與閱卷工作。
2011年自治區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公務員和工作人員,共有140141人報名參加考試。其中使用漢語答題的有103360人,使用維吾爾語答題的有37054人。此次考試主要以《申論》和《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科目為主,根據職位需要,有的考生還加試了《公安基礎知識》、《法律基礎知識》、《漢語基礎知識》科目。今年和去年一樣,對《申論》科目的閱卷采用網上閱卷方式,其它科目仍以機讀卡形式進行閱卷。
筆試成績將于6月10日18時公布,自治區公務員主管部門將根據筆試成績總體情況統一確定進入面試最低控制分數線。
新聞鏈接
網上閱卷三步走
由于不影響閱卷進度,當日觀摩團觀摩了閱卷現場。但好奇的本報記者還是詳細打探了一番整個網上閱卷過程。
自治區人社廳副廳長徐世平介紹,網上閱卷大致分三步走。首先是掃描識別答卷。考試結束后,通過高速掃描儀將考生答案掃描到系統服務器,用專用程序進行分割和組合,使每位考生的試卷形成三張單獨的圖片,自動屏蔽考生信息。掃描完成后,首先組織閱卷教師熟悉試卷,講解答案要點,隨后進行反復試閱,統一尺度和評判標準。接下來,按照系統授權登錄系統,并在電腦上按照任意比例對考生的試卷采取流水作業進行雙評、多評。
簡單地說,就是每名考生試卷的每一道題至少要經過2位閱卷老師評判,三道題至少要經過6位閱卷老師評判,才能得出該考生的最終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在閱卷過程中,通過服務器對閱卷老師評判的實時進度與質量進行監控和統計分析,確保及時把握評卷進度與評卷質量,并通過“回評”,對把握尺度和評判標準不準的閱卷老師進行教育和再學習,進一步統一尺度和評判標準,從而保證閱卷質量。
試卷“回評”確保閱卷質量
與2010年開展網上閱卷相比,今年有三點不同:采取了“回評”制,以閱100份試卷為基準,從其閱過的試卷當中任意抽取了1-3份試卷由閱卷老師進行復評,從而檢驗閱卷老師的閱卷質量,確保閱卷老師持之以恒的把握閱卷尺度和評判標準;此次閱卷先組織各組組長熟悉試卷,研究答案要點和進行試閱,統一尺度和評判標準,而后由組長對各組成員進行培訓,使各組明確閱卷尺度和評判標準,并在閱卷過程中進行檢查和督促,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閱卷工作的客觀公正;通過計算機采取自動登分和統計分析,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存在的誤差,確保統計分析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