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工匠精神與大國制造。工匠精神話題非常符合公務員考試申論主題傾向,所以無疑是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2016年公務員考試聯考申論押題模擬題(一)且看本文提供的作文題及答案。
提示:本題目同樣適用于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2017年國考)的考生。參加2017年國考推薦教材用書:《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一本通》(現代教育出版社)
一、給定資料(申論熱點:工匠精神)
資料1
所謂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作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著注重細節、追求完美的取向,一絲不茍、不走捷徑的態度,以及對工匠職業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它說起來很虛,但對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資料2
我國已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小到鞋、襪、打火機,大到家電、汽車、輪船,幾乎所有行業,“中國制造”在全球都廣受歡迎,并且仍在不斷拓展市場。但毋庸諱言,與世界制造業強國相比,我國一些產品的質量、工藝和設計水平等還存在差距,一些企業習慣于走捷徑、賺快錢,信奉“差不多就行”,粗制濫造、山寨抄襲并不鮮見。
資料3
前不久,央視制作了“大國工匠”節目,節目報道的鉗工、電焊工等師傅,看似平常,卻在參與我國最尖端的大飛機、火箭等項目。這期節目播出后,社會反響巨大,人們既驚嘆于他們高超的技藝,也折服于他們執著的追求。這體現的就是工匠精神,其對于中國制造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從雄偉的長城、故宮,到精美的陶瓷、刺繡,一代代匠人給我們留下的不僅是完美的作品,還有偉大的工匠精神。今天,我們更需要倡導這種精神。只有摒棄浮躁、腳踏實地,專注耐心地提升品質、改進設計、完善細節,中國制造才能更加自信地傲立于世界。
二、作答要求(申論熱點:工匠精神)
請結合給定資料,以“用工匠精神撐起大國制造”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800~1000字。
【參考范文】
用工匠精神撐起大國制造
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但也許正是因為走得太快,我們沒有時間冷靜下來思考和沉淀,社會漸漸變得浮躁。當人們急功近利,習慣于掙快錢,企業一心逐利,只注重效益和產出時,產品自身遭到忽略,工匠精神也逐漸被冷落淡忘。
工匠精神,不同時代可能有不同的解讀,但其核心是一種對工作的執著和熱愛,是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國是制造大國,但非強國,我國的制造業在規模上堪稱大國,但產品質量卻往往遜色于發達國家。我們的企業,引進了先進的技術、一流的人才,卻造不出一流的產品,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缺少工匠精神,缺少打磨產品質量的耐心。因此,只有積極培養工匠精神才能使我國成為制造強國,撐起“大國制造”。
工匠精神是企業長久生存和發展的支撐力,也是實現我國產業轉型的精神動力。當下,我們提倡創新,鼓勵創造,卻很少強調“精工制造”,工藝和質量往往不被重視。誠然,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必由之路。但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制造是創新的基礎,創造是更高一層的制造,如果沒有過硬的制造水準,再好的創新也無用。創新與工匠精神并不矛盾,真正的“工匠”,不僅是追求完美,視技術為藝術,而且愿意追求極致,既專注又專業,所以能夠不斷的發揮創造力,打造出“精工產品”。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缺少的不是創造而是“精工制造”。瑞士手表之所以能夠暢銷世界、成為經典,是因為制表者能夠憑著工匠精神對每一零件、每一工序精心打磨、專心雕琢。而中國制造的產品雖遍布全世界,卻仍被貼以“廉價粗糙”的形象標簽,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我們缺少這種一絲不茍的制造精神。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產品被世界公認為質量過硬,正是因為他們的企業始終傳承著這種“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令其生產的產品在世界上擁有美譽。
實施“中國制造2025”,撐起大國制造,需要我們的企業擁有“工匠精神”。打造制造強國呼喚工匠精神,因為,只有靜下心來,耐得住寂寞,能夠堅持、專注、專一,才能打造出最優質、最卓越的產品,使中國制造躋身世界一流。(作者:秋辰)
以上就是我們提供的2016年公務員考試聯考申論押題:工匠精神與大國制造,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www.chinagwy.org)原創首發,撰稿參考資料由公務員考試視頻課程播放平臺“學寶云課堂”提供。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并保留作者署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