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江省考已進入沖刺階段!申論占到筆試的半壁江山,其重要地位可想而知!今天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結合往年試題給大家分下申論命題規律與做題技巧,供大家參考!
一、考情大趨勢
2015 年之前:獨立命題
2015 年—2017 年:參加聯考
2018 年—2021 年:獨立命題
二、近五年考查題型總覽
一、浙江省命題特點
1. 題目涉及材料多、跨度大
【例1】(2019 年 A 卷)結合給定資料,就新時代如何傳承好大運河文化提出對策建議。
【例2】(2018 年 A 卷)資料九中介紹了浙江省“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結合給定資料分析浙江順利實施“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的條件。
2. 考察要素不常規
【例1】(2020 年 B 卷)結合資料 1、2、3,談談浙江傳統制造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浙江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優勢。
【例2】(2019 年 A 卷)毛澤東《實踐論》中說:“客觀現實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于真理的認識也就永遠沒有完結。”運用這個觀點,結合資料三,分析運河名稱的歷史變化。
3. 公文題偏重評論類和總結類公文
【例1】(2019 年 B 卷)資料 6 是某晚報擬刊登的一篇新聞報道。圍繞這篇報道,以“城市與運河和諧相處”為主題寫一則短評,與該報道一同在晚報刊發。
【例2】(2018 年 B 卷)資料 6 中介紹了 M 公司的發展案例。假如你是某經濟日報的記者,請就 M 公司的“成功之道”寫一篇短評。
【例3】(2017 年 A 卷)假定你是 B 市教育部門工作人員,根據資料 6,整理一份關于該市超前教育與速成教育現狀的簡報,供領導參考。
4. 綜合題偏重詞句解釋類
【例1】(2021 年 B 卷)資料 9 中說:“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結合資料 7、8、9,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例2】(2021 年 C 卷)資料 3 中說:“如果沒有憲法和專利法的保障,就不會出現愛迪生這樣偉大的發明家;如果沒有專利制度,像福特這樣的人也就沒有動力了。”結合資料 3、4,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二、浙江省材料特點
1. 材料內容會立足本省
【例1】(2020 年 A 卷)浙商是浙江最珍貴的金字招牌,也是浙江發展最倚重的力量。這些年,面對傳統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廣大浙商不畏懼、不退縮,迎難而上、乘風破浪,向創新要動力、向轉型要出路、向品質要效益,走出了一條條卓有成效的轉型升級之路。
近年來,浙江堅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撬動方方面面領域的改革,不斷激發產業發展的內在活力。深入實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改革,統籌推進事項梳理歸集、數據共享、標準化建設、事中事后監管等工作,減少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提升辦事效率,努力變“企業跑”為“數據跑”“政府跑”。同時,不折不扣落實中央減稅降費政策,深化企業減負擔、降成本改革,2019 年共為企業減負 2280 億元,5 年累計超過 6000 億元。
【例2】(2019 年 B 卷)2019 年 4 月,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在調研我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時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浙江擔當,精心保護大運河遺產,有效傳承大運河文化,合理利用大運河資源,把大運河浙江段建設成千年古韻、江南絲路、通江達海、運濟天下的水鄉文化精典呈現區、運河文化精品展示帶和水生態文化精彩示范段,努力在全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走在前列。
2. 事例型、數據性材料較多,對考生概括歸納能力要求較高
【例1】(2018 年 A 卷)題干:資料九中介紹了浙江省“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結合給定資料分析浙江順利實施“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的條件。
材料:1969 年,25 歲的魯冠球憑著東拼西湊的 4000 元錢,帶領 6 名農民白手起家,在蕭山創辦了“寧圍公社農機廠”……就在一切看上去都順風順水的時候,魯冠球卻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把掛在廠門口的幾塊廠牌一一拆了,只留下一塊“蕭山萬向節廠”——他決心今后只把精力投放到一個產品中,那就是汽車的易耗配件“萬向節”上。魯冠球后來說,他從 1978 年開始考慮一些問題,“做工廠不能有什么就做什么,到了一定的時候就要小而專、小而精”。自此,這家“身份低微”的企業從當時的“冷門”行業一躍發展成為今天營收超千億、利潤過百億的現代化跨國企業集團,被譽為“中國企業常青樹”。
【例2】(2020 年 A 卷)題干:資料二中有下劃線句子:傳統產業并不是落后產業,也不是夕陽產業,只有落后的產品,沒有落后的產業。結合資料一、二、三,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材料:經過 2017 年至 2019 年兩年多的努力,浙江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省累計淘汰落后產能企業 5760家,整治提升“低散亂”企業 10.1萬家;累計盤活存量建設用地 44.32萬畝,騰出用能空間 506萬噸標煤。有效利用盤活空間,加快先進制造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建成小微企業園 726個,入駐小微企業 3.73萬家。截至2019 年,全省上云企業達到 32.5萬家;建設 121個“無人車間”“無人工廠”,130個骨干數字企業,127個數字化重大項目,100個數字化園區。傳統制造業領域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 809家,建成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 51個。全省擁有年產值超千億元集群12個,超百億元集群 80多個,累計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21家,居全國前列。
對于公務員考試來說,歷年試題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建議同學們精做歷年試題,如果有時間建議可以做5遍左右,如果時間實在太少,近五年的真題也要做到3遍,做到自改、復盤、積累。
一、自改
1. 第一遍:認認真真地在規定的時間內做規定的題目,比如一道單一題給自己 30 分鐘,在 30 分鐘內完成材料閱讀,答案組織,呈現在格子紙上;一道作文用 1 小時,找到主題和觀點,寫一篇 1000-1200 字完整的文章。
2. 第二遍:第一遍寫完之后不要就直接用智能題庫進行批改或者核對答案要點,可以自己先進行優化,看看自己是不是可以把答案組織的更好,比如答案內容上要點的表述能不能更加規范,要點是不是有遺漏或者有些要點和問題無關等,能不能優化自己分條分類的表述;答案的外在形式上,字寫的是不是規整,有沒有亂涂亂畫,分條分類有沒有看起來更清晰,每一條的要點是否可以更勻稱等一系列的內容都可以進行優化。
二、復盤
3. 第三遍:核對答案。要注意自己沒有寫到但是答案里有的要點,分析自己為什么沒有寫到,明白自己的問題出在哪,理論不夠扎實就聽理論課補課,閱讀材料不仔細遺漏要點就做好要點的標注,歸納概括不規范就積累答案中規范的詞匯以及什么情況下可以使用這個詞等等,找到自己問題所在,進行改正。
4. 第四遍:整理材料、答案的邏輯。申論材料是有自己的邏輯性的,不是散亂沒有章法的,可能是講的一個事物的不同角度,可能是按照一個事物的發展順序,也可能分為內在、外在等等,梳理材料邏輯不僅是對材料有更深的理解,知道要點為什么寫、答案的邏輯,同時還會讓你自己有敏感性,閱讀其他材料的時候會讓你自然而然的知道材料的邏輯,組織答案時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三、積累
5. 第五遍:這一步是很多同學會忽略的,經常會有同學好像做了很多題,但是考到類似的話題、題型、行文邏輯時,還是像在做一個全新的題目,那就是缺少了最后一步的積累過程。做一道題要做到:
①類似的話題,我能知道這個話題可能會有哪些方面會有什么要點。比如“教育”這個話題,不少年份有考過,像“素質教育、注重品德教育、教育規律、學習興趣”類似的表述是經常出現的,如果你積累下來相應的表達,再遇到同樣的話題,材料中的描述一看就知道是要點,需要寫。
②類似的提問方法,能知道下次類似提問方法的答題思路;比如不常見的要素,下次有不常見的要素我可以從什么方面思考。
③類似的行文邏輯,能知道段落之間、段落內部是什么結構,總分、分總還是總分總。整體 7 段的材料,可能第一段背景,最后一段展望,中間五段一段講一個方面;十幾段的材料可能是每兩到三段是一個層次。梳理好材料的整體邏輯、段落的內在邏輯,我們組織答案想要分條分類、總括詞前置時,梳理出來的材料邏輯就能幫到大忙。
④材料重點案例,范文中的例子,論證的結構等都是可以進行積累的,積累的多了,自然就可以用到下一次你的作文里了。
不管是有時間做五遍還是時間比較少做三遍,都是希望同學們能夠重視歷年試題,也吃透每一道題,做一道題有一道題的收獲,同一道題不同的做題方式收獲的多少是不同的,發揮每一道題的最大價值,多吃透一道題目,你,就離“岸”更近一步。
千呼萬喚的【15天申論刷題特訓計劃】第二期來了!來看看第一期群里大家交作業的盛況!
這次的申論刷題課程的題目和之前完全不同,全是新題!之前參與過覺得不錯的考生,這次可以放心繼續學!
和之前一樣,每次會選出10篇左右的作業,上課讓老師親自批改哦,大家要好好交作業!
只要兩杯奶茶的價格能有督學和課堂抽批,而且是16年申論教學的大牛——邵寧老師授課,這種福利課程也不多見了!點擊下方圖片快來加入吧!
